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途径
选取优质的、合适的童话故事是实施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前提,童话故事的选取,尤其是中低年级的童话选文,应该从质的角度入手,而不应该过分注重量,当然,对于高年级,童话故事的数量可以适当地增加,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更注重道德教育。
1、童话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深入文本,深挖童话故事内涵,而忽视童话故事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最终导致学生对童话故事失去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分享儿童世界的喜怒哀乐,在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不是把自己所认为的童话境界硬塞给学生,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童话中一些深刻的道理,可以留给学生以后成长去体验、去思索。
2、指导学生多朗读童话故事
由于童话语言具有优美、明快、自然、富于音律美等特点,所以,是非常适合学生朗读的。当然,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分角色朗读、为童话故事配音朗读、自由读等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对故事有所感悟,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女孩,奶奶等角色的语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当然,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仔细品味童话语言的内在美,促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童话故事有所感悟。
学习心得:童话故事语言简洁生动,情节曲折有趣,很符合儿童的语言表达习惯。语文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演童话故事情节或者指导学生复述童话故事来完成。表演童话故事情节可以满足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可以迎合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演绎童话故事,可以改变教师传统的分析讲解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表演的神态和动作等方面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领悟故事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可以采取哑剧表演得形式,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小木偶的无助以及痛苦的神态,能够从中真正的体会到,人若只有笑这一表情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