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把小学儿童带入语文天地,完成由“幼”到“小”的过程中起着因势利导的作用。列宁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童话教学在塑造小学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童话以幽默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现抽象的思维和观念,使儿童易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童话教学成了形象愉快的、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的好方式。童话教学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童话教学可以通过发展想象力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再经受怎样的磨难,再经受怎样的风浪,都能昂首挺胸地走出来。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实施童话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创造体能的有效途径。陈伯吹说:“童话这两个美丽的字眼,标志着一个具有诱人魅力的世界。”童话是儿童的天使。童话,也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产生意义(包括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悟,催人奋进,许多学生是伴随着童话长大的,童话是一股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在其他领域里难以触及的一笔财富。读童话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的思想、感情接受冲击、洗涤和振荡,是一个良好的自我教育过程。所以这样的童话,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篇切合心性的好的童话,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甚至有人说,没有读过童话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童话,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