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课题概况>>学期研究总结(王萍)
学期研究总结(王萍)
发布时间:2015-06-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萍

 

心理学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产生意义(包括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悟,催人奋进,许多学生是伴随着童话长大的,童话是一股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在其他领域里难以触及的一笔财富。读童话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的思想、感情接受冲击、洗涤和振荡,是一个良好的自我教育过程。所以这样的童话,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
搞好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读——体会文学语言美。
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感——体悟文学情感美。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3)演——感受文学形象美。
 “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4)思——领悟文学意蕴美。
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讲——初识文学表达美。
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步骤地引导儿童练习讲童话,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文学的情节美、表达美,也有助于儿童丰富词汇,锻炼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6)品——品味多彩的生活美。
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观看)过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与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儿童去阅读(或观看)一些优秀童话作品。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语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