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想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语言、表情的积极作用,用微笑、赞许、热情、鼓励等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自由的活动空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快,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讲究趣味性,引导学生乐学。学生积极投入认知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气氛,心理要有安全感,教师不进行不恰当的强制干预,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一定的满足、愉悦。
如三下《磁铁有磁性》一课,上课伊始,采用钓鱼的形式,利用磁铁的磁性看看谁钓的鱼多,进行比赛。学生的“动”兴就高,精神饱满,玩而不厌、学有所获。
在教学中,师生一定要摆正位置,才能畅所欲言,广泛进行交流,做到陶行知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做;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导论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