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理论学习>>9月研究计划(陈惠芬)
9月研究计划(陈惠芬)
发布时间:2015-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惠芬

中年级作文教学计划
    在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尊重学生习作感受,关注学生习作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是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一种好做法。
   一、观察,实践,开启习作教学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我的做法是在习作课前一周(也可以是前几周)给学生明确的习作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习作素材,进行构思。一次习作的酝酿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两周,甚至是一个月,学生所写的习作大多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多一些实践体验,增加一些素材储备,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写观察、习作。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情,高兴的事情……”在新学期预备课上,老师就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布置学生注意观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留意自己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一周后,语文老师可以和班主任协商开展“我露一手”的活动: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十字绣、读书等适合在室内展示的课余活动;还可以与体育老师沟通,展示室外课余活动成果:踢毽子、掷沙包、做游戏、打篮球、踢足球等活动……语文老师随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活动的环节、氛围、成效及人物的举止等。通过活动既愉悦了学生身心,提高了观察力,又丰富了习作素材,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习作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为习作教学做好准备,开好头。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都是写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写“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这一习作我是在国庆节前布置的,学生可以在国庆长假期间出外游玩,拍下一些以景为主的照片,或录下一段风光优美、情趣盎然的影像,带回美好的回忆,写出更美的景色。
    不能远游的学生也可就近走走,欣赏秋天的景色,分享秋天的收获与快乐,你会发现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秋天的图画”把秋天的天高气爽、云淡日丽、香飘四野和谐勾画出来,摘果子、放风筝、捉蛐蛐、看红叶在习作中被描写的是那么富有情趣。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是“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当时我在处理“自然景观”习作时,是作为暑假作业提前两个月布置给学生的,我要求他们进行插图作文,就像语文书的课文一样,给自己的习作配上照片。暑假里,学生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进行观察、实践,写出自己在暑假旅游过程中的切身感受。暑假里没有外出的学生也可让室内活动变得精彩。弄些小动物、小植物回家养,写写观察日记,寻找惊喜,留下值得纪念的瞬间。这项活动对于我们后面的习作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是写观察日记。
    二、阅读,积累,夯实习作教学基础
   学生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积累。积累感悟,积累素材,以厚积薄发。
   我结合年级特点和文本教学开展了专题阅读:如三年级的“名人故事”,四年级的“走进童话世界”“乡村生活”等专题。这样的专题既是对课堂文本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时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班还建立了班级网站。“读书破万卷”专栏里面是我根据课文、单元学习内容推荐的书籍、网站或文章。学生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到书店、网上买来推荐书籍阅读。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时,我链接了相关网站,还推荐了图文并茂的九寨沟、黄山等导游词。学习这一册第三单元“童话故事”时,我推荐了王尔德童话及代表作《快乐王子》、张天翼《大林和小林》、叶圣陶《稻草人》、《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学习这一册的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时,我们还通过网站“结识”了丰子恺、老舍。另外我还推荐了一些名著《爱的教育》《昆虫记》等作品给学生。这种学习与推荐对学生的“厚积”是大有裨益的。
   我还想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好书伴我成长”,小组交流读书的感受,交流粘贴阅读记录卡,主要是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语言的积累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还配合“阅读积累”活动,设计了阅读记录卡,方便了学生的课外积累和素材的归类整理,提高了他们阅读、积累的兴趣。
    同时,我还想在班级开展了“读书笔记”活动。从周一到周四每天记一则新闻,一个好词,一个好句,____________写100字的感想,主要是希望学生养成每天阅读、每天积累的习惯。实验两个月后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三、表达,引导,开创习作教学天地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在这一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师首先要做是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习作产生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情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扣习作的具体要求,课前要精心准备,充分利用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做到情境与“目标、情感、生活、情趣”相结合,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化的学习状态。学生通常都喜欢游戏。但在教学中,我们要思考怎样的游戏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组织游戏才能让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兴奋,收获到自信与成功,还需要考虑从游戏顺利转化为“乐写”“善写”的问题。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我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始终围绕一个“趣”字,并始终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精神的培养。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了解动物特点。配乐展示一组可爱动物的照片,教师欢快的导语: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爱的小生灵,它们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朋友甚至是家庭成员,正因为有它们的陪伴,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接着揭示课题,询问学生最喜欢哪种动物以及喜欢的原因;然后和学生一起做猜谜游戏,自由读一读三段话,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小结: “因为这些话分别抓住了猫的外形特点,鹅走路的特点和兔子吃白菜的特点来写,所以,我们一下子就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因此,我们在观察动物的时候也要抓住它们不同的特点。”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出示乌龟图片,提供观察范例,并全程细致指导。从观察外形入手,注意引导按顺序观察,抓住各部分特点,点拨学生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别看它个子小,还有绝活呢”,精练的导语把我们引向乌龟翻身的视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乌龟笨拙的表现惹得学生不时发出笑声,学生情绪高涨,大家急切想表达乌龟翻身的过程,喜爱之情在语词中流淌。
   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发现写动物的方法。让学生猜谜的三个片段是从不同的方面描写动物的特点,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猜谜的过程: “怎样抓住特点猜出来的?”寓习作方法于游戏中,怎能不让学生爱上习作?在观看乌龟翻身的视频后,比较两段文字的描写,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语形象传神指导细节描写。
   第四个环节播放六段极具特点的动物活动视频,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先说一说,再写一个片段,培养了学生对有趣瞬间的捕捉。精彩的语言至今难以忘记:“狗狗一口咬住拖把,趴在地板上,四肢自然垂放,任凭主人怎么摆弄也不松口,手不时划动一下,好像在游泳一般,还挺惬意呢!” “那绅士穿着黑色的西服,神态严肃的端坐在黑色的长椅上,小手掌在钢琴上拍打,不时弯腰把耳朵贴在琴键上,仿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学生有了切实体验,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后,自然会有话想说,有感要发,有情可抒了,此时“写”已不是一件苦事。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花些心思、动点脑子、多点智慧才能让学生自然贴近习作。
   四、交流、修改,延续习作教学的灵魂
   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大胆去尝试习作。教师还要在习作评批中给予学生以激励,使其体验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在习作评批中,等次的评定不要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次评定法,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若学生再作修改,习作等次还可再作进一步的提升,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我在班级开展了百分制评定实验,分层评阅,动态评定,增强了学生写好习作的自信心。
   我还在网上建立了班级博客,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把学生习作“推出”学校。学生的文章一旦在博客上发表,所有能上网的读者都能浏览,还可以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和回复。众多读者的浏览、评价,让学生体会到了习作的快乐和写作的价值,增强了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认同感,从中找到了作文的快乐,收获了成功。班级网站上“下笔如有神”栏目中有许多我班学生发表的优秀文章。班级网站成了学生习作路上的“加油站”。
    习作,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记录,是我们真情实感的沉淀。如何引导学生乐于阅读积累,乐于观察发现,乐于交流修改,是改进习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话题。
   课堂教学应有情感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应该包括情感目标,但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与认知目标相呼应的情感,而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