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学习10月份(钱彩华)
理论学习10月份(钱彩华)
发布时间:2015-10-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钱彩华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带有浓郁幻想色彩、专为儿童创作的故事。通常用拟人、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用浅显、活泼、简洁和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神奇曲折、生动有趣、形象鲜明的故事情节,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与现象。让儿童在故事里的真、善、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故事里的假、恶、丑中得到教育与启迪。
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多为人类以外的各种被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故事中的小鹿、小松鼠、青蛙、猴子以及本来没有生命的泉水、小河、微风等都会“讲话”,且都有各种行为和感情。其内容浅显易懂,其情节引人入胜,其意味耐人寻思……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与这些情景相同或相似的“影子”。
鉴于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童话故事的兴趣、能力、价值取向等实际情况,在对童话故事进行教学时,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基于生活,感悟童话。童话中的重要特征是幻想。幻想表现在童话故事的每一个情节之中,或幸福快乐、或哀婉凄切,或迷雾重重、或豁然开朗……幻想还表现在童话人物的一言一语、一举手一投足之中,或招呼问候、或教诲开导……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童话故事都是虚构的”想法,必须要让学生明确童话故事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从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受到熏陶与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童话故事当作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来阅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握童话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深切感悟童话故事中的真情与真理。
      二、读演并举,感知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童话故事的所表述的语言一般都是儿童化的,比较浅显易懂,在教学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阅读收获,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指导读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朗读语气的指导。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童话内容,感悟童话中蕴含的道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童话故事的语言多为生动有趣的,其情节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让学生演一演故事中的情景,非常有助于学生真正融入故事的情景,切身感悟故事中的情与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