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这段文章也是选自徐惠仁主任的论文,是用过程思想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文章提出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即时评价,要关注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批阅学生的作业练习,不能只是关注答案批个对错,必须及时分析评点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文章还提出要改变单一考试评价的方法,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水平综合评价机制。
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这里所说的过程评价,是相对于学习活动中的结果评价而言,强调的是对学习活动过程本身的观察分析和评价指导。不只是评价学习活动的结果、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进一步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过程性要素。这一点对引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研究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教师正确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的教学中,忽视学习活动过程评价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课堂上只评价学生答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不注意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作业练习的批改只评判对与错,简单打个“ √ ”与“ × ”,对学生完成作业练习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不作分析与评价。
首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即时评价,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及时予以评价与指导。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热情、专注,能否集中精力看书、思考,能否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否耐心倾听同伴发言,能否敢于质疑提问等等,教师不能不闻不问,必须全面关注,及时评点。过程评价必须重在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观察生活、探究问题、交流发言等学习活动,真诚地指点存在问题和深层思考的路径,及时指导观察、思考、表达问题的基本方法。对学生固然要激励,但真诚的指点是更有意义的激励,课堂上过多的鼓掌表扬,看起来热闹,其实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批阅学生的作业练习,不能只是关注答案批个对错,必须及时分析评点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做作业是否认真?分析问题是否清晰?表达问题是否规范?书写字迹是否端正?出错的练习,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审题不正确或方法应用不当等等。这些过程性要素不能局限于简单提提要求,一般指导指导,而应该在平时作业练习的批阅过程中及时予以分析和评点。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面批、指导学生对作业自我评析等方式进行。特别是可以在批阅作业时多作指导性、启示性批注,用简洁的语言,对所做练习作总体评点,对典型习题作细节指导,如“本次作业正确率高,但书写能否规范、清晰一些?” “想一想,是方法错了,还是运算失误?”“再想一想,这道题究竟要你分析什么?”等等,这样的批注体现着教师的耐心、细心,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重视作业练习的过程,指导学生领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改变单一考试评价的方法,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水平综合评价机制。可以着眼学生主体发展,研究制定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学习成效等方面的观察要点和评价指标,可以由学校统一制定,也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和要求分学科制定。在这基础上形成全面反映学习水平的学习活动观察评价表,定期(每学期一次,或期中、期末各一次)对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社会实践等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与实效进行观察评价,也可以由学生使用评价表进行自我诊断分析。通过定期观察评价,及时肯定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进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指点改进策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行为,努力提高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