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童话是滋养儿童灵魂的精神乳汁,对孩子们认识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孩子们构架道德认知体系的良方妙药。
当孩子们感觉到被忽视、拒绝或伤害时,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理性地分析,而是从童话世界中寻找安慰。一段美丽的童话故事,可以让孩子们不悦的心情很快烟消云散。童话故事可以帮孩子们打开一个明亮的空间,他们认同英雄人物的一切斗争,这种认同深深地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暗地里把自己放在英雄的角色上,从而去克服焦虑、惊恐、孤独和失望。童话就是精神世界的描绘,就像天使那样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童话是每一个儿童心灵的宝贵财富,老师通过这些童话能够接触到儿童的心灵深处,引导孩子们的人生由童话变成真正的心和灵魂的永生。童话是儿童心灵的乳汁。
童话还能把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分辩不清的事情简单化,帮助孩子们理清内心世界,塑造自己的梦幻世界。作为文学的童话非常了不起,它能让孩子们在舒适的摇篮里、温暖的怀抱里、温馨的房间里,去体验人世间的形形色色,不拘于任何时空的限制。孩子在童话的想象世界里恣意遨游的同时,总能找到如下几个问题的答案:世界是怎么样的?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童话,让他们去认识世界,明确是非,这对孩子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各个民族的传统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儿童通过童话感受真善美,陶冶幼小的心灵,他们在童话世界里感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学到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等,可以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与价值观,构架道德认知体系,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开启智慧的大门。童话中所蕴含的美好因素能潜移默化深植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是孩子们构架良好道德认知体系的妙药。这比我们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