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理论学习>>3月研究小结(陈惠芬)
3月研究小结(陈惠芬)
发布时间:2016-04-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惠芬

 

利用童话素材促进低段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就是‘诗人’。《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应该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见,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从低年级起应该注重学生的写话教学,利用童话素材帮助学生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 童话素材低段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1]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1]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而低段是小学阶段写作的起步,目前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作文内容空洞乏味;虚假作文偏多;更严重的是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心慌,不知从何下笔,写不出话来。学生是“谈写色变”,教师也经常为作文教学而烦恼。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又都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对儿童来说,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他们会把自己天真的思想感情倾注于身边那些没有生命或者有生命的物体中,他们能让小鸟说话,能陪小老鼠做游戏,还能乘着风,和白云捉迷藏……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中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儿童在活动中,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夸张、想像、幻想、比喻、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内心世界,这时的儿童其实就成了一个“童话作家”。这为我们开展童话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如何利用童话素材,找到一些科学的方法,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从而帮助孩子走出写作的困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是摆在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低段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见闻不广,视野狭窄
虽然我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是随父母外出打工,很少有机会随父母出去开眼界。虽然学生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活动都带有随意性、盲目性,缺乏科学的指导。
2、学生缺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一般以看图写话、想象作文为主,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勉强能写上一点。可如果让学生记录身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新鲜的事,就很难做到。学生总是对身边的事物缺乏一定的关注,因此就不会发现一些让自己心动的事物,就算勉强记录一下见闻,也像记流水账一样。
3、学生阅读积累不够
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由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同,他们的阅读积累情况相差很大,造成写作水平也相差很大。有的孩子不但能写出有条理的、具体的作文,还能在布局上、用词上有所研究,但有的孩子能写通顺就十分不错了。更普遍的情况是很多学生会说却不会写,归根究底就是少阅读,词汇量严重贫乏,没有语感,提笔写时就不知道如何表达才是正确的,才能体现其内心所想。
4、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
《新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写话有明确规定:“对于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简单的说,就是对作文的语句生动与否、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等都没有提出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无形当中将要求扩大化, 长期下去,让学生产生了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老师标准的自卑心理,从而让学生对写话失去信心和兴趣。
5、教师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对低年级作文的评价,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而要因人而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这个有点很小,我们都要将它放大。而对于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则要将它缩小,恰当指出不足之处,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6、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单元化思维
正因为教师已经过了想象力丰富阶段,习惯了标准答案式的方式,使得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逼迫”学生用固有的思维去求得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当学生产生了比较有趣的,但又有点脱离常规的新思维时,教师往往把此当作是一种叛逆或者非正常想法,“及时”地扼杀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写话练习中不敢再有想象的空间。
二、用童话素材促进低段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注意培养和保持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对孩子来说,作文绝不是件苦事,而是一件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乐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针对性较强的童话故事来让学生阅读,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的形式开展讲童话故事比赛,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3]
(二)从不同角度多积累童话素材
1、多听童话故事
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听童话故事是写好童话故事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读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不自觉间爱上这些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
2、多读童话故事
教师可以像学生推荐不同层面的适合学生读的童话书籍。通过阅读课外书,进行知识积累,以此来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另外,在班中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在空闲时间或午休时间让学生阅读童话读物,利用图书资源,每周安排学生阅读,并且准备摘抄本,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段落,不断积累写作的语言。
(三)运用多种方法,学写童话故事
1、续编童话故事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所拘束的。课中凡涉及想象的,学生中便不乏奇思妙想。创新的火花,往往就在不经意中迸发。因此老师应注意把阅读和作文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对童话的情节进行延伸、加工。比如学完《坐井观天》这篇童话后,让学生拓展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后,跳出了井,又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比如,学完《酸的和甜的》后,让学生想象:当小兔和小松鼠知道葡萄是甜的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创编童话故事
(1)、以画编话
学生在没有形成童话思维习惯前,不知怎样幻想童话情节,这时,可以找些不带有文字的图画,借助形象直观的图画来帮助学生编童话。[4]而学生编写的童话,不必拘泥于一定的模式。先从多幅图下手,一幅接着一幅写下来,并加以想象,就能写出一个较完整的童话故事。当编写熟练以后,可以提供单幅的图画,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图画原本的内容,把看到图画内容以外的情节、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学生的创新。比如在编《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故事时,我要求学生先从整体上了解四幅图画的内容,然后根据图画进行想象,把每一幅图画的意思说清楚。最后请学生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编一编。学生编得头头是道。之后,我又出示了一幅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捉害虫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学生也编出了不少有创意的童话故事。
(2)以物写话
玩是小孩的天性,那么如何利用玩来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可以从玩具、游戏上入手。比如,学生喜欢跳绳,就可以让学生用绳子拼出或画出自己喜欢的一些小动物,而他们也能利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拼凑出图画:比如小猫、小兔……学生平时对这些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一个个精彩的童话故事就出现了:《小狗搭房子》、《小兔拔萝卜》……
(3)以词写话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利用这一优势,我运用几个不相干的词语,让学生巧妙编排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比如“白云”“小鸟”“小树”“大海”“小猴”“香蕉”等,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三个词语,然后展开联想,编写出与这三个词语相关的童话故事。学生看完词语后,就开始编写童话故事了。有的写小鸟飞过大海,为好朋友小猴寻找最爱吃的香蕉;有的写小鸟带小猴一起飞上天空,和白云捉迷藏……词语提供的幻想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在有限的词语中幻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来。
童话因其奇妙的构思,大胆的想象吸引着学生,写童话故事也是学生放飞理想,追求美好憧憬的有效方式。学生的精神永远是愉悦和幸福的,他们能从内心体验到人间的真善美,体会到童话语言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乐趣。让我们充分利用童话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心沉浸在美妙无比的童话世界中,共同构筑学生绚丽多姿的内心世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