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6-05-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青月 |
三、提高技能
1.闻“声”
丰富的声音表情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
引导幼儿学习丰富的声音表情,首先要让他们理解不同的声音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初步了解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如说同一句话:“下雨了”用较高的音高、较快的语速及向上的语调说出来,能表达一种快乐、欣喜的情绪;用较低的音高、较慢的语速及向下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是一种沮丧、失望的情绪。接着让孩子学习运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角色形象。比如:《老虎拔牙》中的大老虎声音洪亮、语调稍慢,用胸腔共鸣老发音,吐字清晰、沉稳,以表现出老虎作为“兽王”的威严,而狐狸的声音则语速稍慢、声音亮而尖,应该紧束喉管挤压成声,显出狡猾、奸诈的特色。
声音的运用技巧是一种艺术,模仿时要自然运用气息来调节,不是一味的模仿。用声音为角色造型时,要根据故事角色形象的个性特征,以及根据故事情节变化的需要来把握语调的高低,语速的轻重缓急。通过对不同声音的欣赏、比较、练习,幼儿逐渐获得运用声音进行表演的能力。
2.观“色”
生动的面部表情能够为故事表演活动增添色彩。幼儿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认知的发展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因而运用丰富的脸部表情来表达人物个性,可以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文学作品的理解。
人的面部表情是由人的五官协调变化而形成。首先要让幼儿了解面部表情的特点,掌握运用人物面部表情地基本方法,可以让幼儿面对镜子“挤眉弄眼”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典型表情;也可以开展表情游戏,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表情如:赌气,惊讶,高傲,嘲笑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式,丰富幼儿对面部表情的认识。通过以上方式,我们与幼儿共同总结出面部表情的特点:笑,眉开眼弯,嘴上翘;悲,眉呈八字,嘴下垂;怒,双眼睁大,眉倒竖;惊,嘴巴张大,眉头抬;愁,嘴角收拢,眉头皱等等。最后设置一些简单的情节让幼儿进行练习,渐渐掌握恰当地运用面部表情如高兴时绽放笑容,忧愁时的愁眉苦脸,害怕时的恐惧严肃等
3.睹“形”
我们的身体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着许多信息,在故事表演中,自然、合适的体态表情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增强儿童故事剧的表演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经验让孩子理解肢体语言的含义。如: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手于眉骨处“搭凉棚”,表示要仔细观察;双手插腰,表示神气高傲,或表示蓄势待发;捶胸顿足,表示生气;手心向外一推,表示拒绝等。在表演过程中,一个孩子所表演的动作无形中也促使其他孩子的思维活跃。因为日常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被他们用语言和动作重新组织,渗透在表演中。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表演需要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张一些,要有表演的舞台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表演的适时指导。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效的指导应存在于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它可以是幼儿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也可以是获得成功体验后表达或与大家分享感受时,教师必须努力去把握有效指导时机。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