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研究活动>>学期研究总结(王萍)
学期研究总结(王萍)
发布时间:2016-06-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萍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期总结)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童话是儿童最喜欢的儿童读物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所占的比重也相当大,这是因为童话不仅易于儿童接受,而且童话中那些新奇的幻想可以启发儿童的想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把学生引入爱听、爱说、爱读、爱写的境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一、童话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
充满幻想的儿童与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性,童话是儿童重要的精神养料。童话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却不是真实的生活。童话最显著的特点是幻想,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幻想、幻想和夸张创造出来的,所以,儿童在欣赏童话时最主要的心理成分是想象,因此,童话教学正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有力突破口和有效手段。英国文学家达顿说:“儿童读物是为了给儿童获得内心的快乐而推出的印刷品。”童话中诗一般的意境和语言,勇敢善良的人物形象、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充满着深刻、饱满的情感,却能够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优秀的童话往往融思想性、情感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他们有许多美丽的描写,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意境优美,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1)童话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审美情感。
二、童话带孩子走入社会,认识“真善美”
    一直以来,人们利用童话故事生动而广泛地向儿童间接地放映社会生活,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净化心灵,认识社会百态。在童话生动形象与离奇情节的背后,常能引发儿童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如人与人的相处,美与丑的辩别,正义与邪恶的根源等等,让儿童借助角色形象的某种行为必然引起的后果去醒悟,什么样的行为该做,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带来惩罚与痛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幻想到现实、从现象到本质地分析童话,认识“真善美”。                 
三、童话让孩子在快乐中增长知识
    童话里蕴涵着非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把这些知识融化在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话作品中,是向儿童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童话的世界里,孩子们认识了高山、大海、森林、沙漠的特点:认识了人与动物的各种不同生活习性;知道了植物怎样发芽、开花、结果;知道了许多民族及其各异的风土民情;了解了万物生存的技巧和方式;也认识了社会生活中简单的人际关系。童话让学生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无法亲自实践的经验。如童话《小马过河》让儿童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实践的道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