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理论学习>>六月理论学习笔记1
六月理论学习笔记1
发布时间:2016-06-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青月
《小露珠》一文,荀老师设计巧妙独特,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内容取舍有度,将教材大胆重构,选取文本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浓墨重彩,以小露珠的美为主线,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将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的知识需求,将小露珠的外形和内在之美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关注了童话人物的个性特征,又关注了文本的语言内涵,上出了语文味。   1.巧妙设计结构美   这篇课文先写小露珠的出现,再写小露珠给动植物带来的勃勃生机,最后写小露珠的离开,按照常规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依次讲解,也未尝不可,但荀老师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把课文结构进行重组,找到了贯穿课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暗线,即小露珠的形成和消失的生命历程,一条是明线,即小露珠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给动植物带来的快乐和美丽。抓住了这两条线索,教学结构变得清晰简约,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教学重点更加凸显,教学设计更加巧妙。荀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回顾文中写小露珠形成和消失过程的句子,然后总结,夜幕降临时小露珠刚刚形成,黎明的时候才有黄豆粒那么大,可是太阳公公出来后,他就渐渐消失了,她的生命如此短暂,可她却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美好。由此进入课文2~6小节的学习,可谓直奔重点,构思巧妙。   2.回归文本语言美   这篇课文除了童话故事特有的童趣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语言美,不管是描写动物对小露珠赞美的句子,还是描写植物们在小露珠的装点下更加生机勃勃的句子,都是那样优美生动。歌德说,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抓住这些语言形式,让学生读有所获,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在这节课上,荀老师始终抓住文中语言的亮点,让学生朗读,背诵,积累,想象,感悟,在描写动物们赞美小露珠的句子处理上,荀老师通过师生交替朗读,表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将文本的内容与语言形式交融共生,在对描写植物那段文字的处理中,荀老师通过配乐范读,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看着图说画面等方式,让学生将文中的语言进行积累内化,我更欣赏的就是,荀老师还给出了时间,让学生当场练习背诵,将这段文字牢牢地记在头脑中,将这一段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3.拓展延伸形象美   这篇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小露珠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是美的化身,荀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将这样的标签强行贴在学生的心中,而是通过适度的拓展延伸,将小露珠的形象深入学生内心。荀老师首先出示了一首动植物写给小露珠的诗歌,让学生帮他们填补完整,然后总结,在动物眼中,小露珠怎么样,在植物眼中,小露珠怎么样,接着出示两句带有露珠的古诗,一句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一句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让学生诵读欣赏,并总结,在诗人眼里,露珠是九月初三夜的珍珠,是故乡的明月,然后顺势拓展延伸,在小朋友们眼里,露珠又是怎样的呢?写下来。学生在对小露珠的形象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再加上一系列补充拓展的引导,自然对露珠产生了浓烈的情感,产生了表达的欲望,接下来的写也是水到渠成,有的学生写出了对小露珠外表的赞美,有的学生赞美了小露珠无私奉献的品质,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非教师的强加,这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