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研究活动>>研究活动
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6-11-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伟莉

 

19、小动物过冬
教材分析:《小动物过冬》情感丰富,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的事物生动、引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二至七自然段写三个好朋友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这部分有五个自然段都是写它们的对话,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第八自然段写它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见。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的过冬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第二课时以商量、怎样过冬为主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层次分明。鼓励学生跟着读一石二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要有语言训练的意识。低段有写话要求,学习一些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写好话的基础。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要关心好朋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练读中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2、了解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始五分钟:
(一)练读儿歌:《小动物过冬》
大自然、真奇妙! 动物过冬办法巧。
燕子去南方; 兔子换棉袄;   
青蛙睡泥洞; 蚂蚁把粮储 .
个个都把妙招出, 舒舒服服来过冬,
   来呀来过冬!
(二)仿编儿歌
大自然、真奇妙! 动物过冬办法巧。
   (  )、(  )去南方;
   (   )、(       )换棉袄;   
(  )、(       )睡泥洞;    
(  )   (       )把粮储 ;
   小鱼、小虾(          ).
     个个都把妙招出,
     舒舒服服来过冬,
     来呀来过冬!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体会朋友间的关心,了解过冬的几种方式。
1、小动物们究竟是怎样商量的?他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让我们拿起书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想一想。
2、创设情境,读懂课文
第一部分:燕子
1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2、它为什么偏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作为训练点
3、那可爱得小燕子们,你们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啊?(出示:春暖花开)相机理解
拓展: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百花盛开
4、指导朗读小燕子的话。
5、小结:燕子过冬的方式是迁徙。(迁徙过冬的还有天鹅, 丹顶鹤, 野鸭,大雁)
第二部分:青蛙
1、分角色朗读燕子、青蛙的对话。
2、(对一位学生说)小青蛙,你钻到泥土里过一个冬天,真不会饿坏吗?
3、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做做动作。
练习:(     )得(      )
4、小结:青蛙过冬的方式是冬眠。(冬眠过冬的有蛇、刺猬、,蜗牛)
第三部分:小蜜蜂
1、从它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送成语: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3、小结:过冬方式是备粮过冬(蚂蚁、野兔)
(二)分角色朗读表演、内化语言。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展开想象:好朋友见了面会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王国的故事》、《昆虫世界历险记》
查找到的有关动物的资料: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是如何过冬的。
 
教学反思:
1、课堂上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对于蚂蚁的“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学生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感悟完全是一种主动地接受,从而很自觉地将知识化为自身的东西。
2、低段的语文教材都以随课文分散识字为主。“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而在这课教学好像过于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会,有些喧宾夺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