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诵读“日月星”,读出古文节奏,
2.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体会学习小古文的乐趣。
课前互动:
一、谜语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先来玩个猜谜游戏,看看谁读得懂、猜得快。
1.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日)
2.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月)
3.一闪一闪亮晶晶,挂在天空数不清。(星)
二、复习小古文《放风筝》
1.出示青草地放风筝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指名说图意:在青青的草地上,有两位小朋友在放风筝,一位在前面拉着风筝跑,一位在后面追。
2.背诵“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3.小古文,简单、好玩、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再来学习一篇小古文,说的就是天上的吉祥三宝“日月星”。
三、初读
出示小古文《日月星》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助。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读准生字。
5.带着正确的读音再读小古文。
四、读出停顿、韵味
1.读小古文和读古诗一样,是要读出停顿和节奏的,自己练一练,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
指名一生读课文。
2.指导停顿处。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标记停顿处,一起读。
五、读出古文理解
1.出示: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引导孩子通过理解“夜晚有月亮,还有星星”来理解“日则有日”两个“日”的意思)
2.出示: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这一句又说了什么?
(1)同学们不明白“次之、又次之”,别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三名同学上台比高矮。某某同学最高,某某次之,某某又次之。)
谁看明白了?(请学生说,这三个同学在比高矮,知道“次之”就是第二,“又次之”就是第三。)
(2)再次理解“次之 又次之”
出示图片:篮球、排球、乒乓球
篮球,排球,乒乓球,三者之中, 最大, 次之, 又次之。
(3)回到“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现在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吧。
练习不同身份的角色诵读:
a.我是最亮最大的太阳,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我是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又应怎么读。
c.我是老师,将日月星谁最明亮讲给孩子们听。怎么读。
d.我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第一个发现了日月星的小秘密。怎么读。
六、读出古文乐趣
像刚才那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读法读出小古文。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读?
快读、慢读、拍手读、句尾加“啊”字读、转换角色读等。
(小组合作变换形式读,组与组之间开展诵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