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是构成新课程的四大因素。语言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国人学英语难关键在于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氛围。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校园英语环境也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拓宽学生语言实践的时空,而且为英语学习评价特别为过程评价提供了充实的依据。那么如何在校园内营造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呢?笔者以为要在校内营造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可看、随时随地可听、随时随地可说的立体英语氛围,让学生天天都有用英语的机会,时时都有用英语的可能。如,开英语广播,设英语角,引进外教,校园宣传标语英语化,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课内外衔接走进社会学英语等都是构建立体化校园英语环境的有效方法。
一、营造立体化校园英语环境
1、开设校园英语广播,定期播出,让学生天天能听到英语。内容可设校园新闻、佳作赏析、有奖征答、学习方法介绍、名曲欣赏等。稿件来源和信息反馈可与班级量化评分挂钩,让整个校园弥漫一种浓浓的英语味儿。
2、建立校园英语标识牌,教室布置英语化,让学生睁开眼就能看到英语。如在图书馆可贴No smoking. 在多功能教室可贴Be quiet. 在楼梯拐角处可贴It’s dangerous Don’t be crowd. 各班教室内可张贴激励性标语如Don’t be shy just try! 也可在黑板上每天写一条谚语或一两句名言,
如The world is his who enjoys it. H.Black.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Confucins
3、开设英语会话角,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经常开口说英语。课堂的交际毕竟是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的有限的交际。要把语言学习转化为语言技能,必须在真情实境下进行交际,给学生创设一个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场所十分必要。每天可安排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大声说英语,自由地表达思想,勾通感情。所以开设英语会话角很有必要。
二、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用渠道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现代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网络。网络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自己的英语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1、充分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了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设English Funny Stage(英语趣味平台)为学生听说英语提供舞台。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2、要求学生办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看英语刊物、写英语日记等。形成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可看、可听、可读、可用英语的立体英语氛围;使学生把记英语、说英语、写英语当成课外的自觉行为。
3、开展经常性的社会语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当地外事办,大宾馆、旅行社建立联系,经常性地带领学生与外宾交流。甚至带领学生到需要外语服务的窗口和岗位去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三、建立焕发语言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
1、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英语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学生要学习好英语必须先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美。因此,教师应用地道流畅的英语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从老师地道的发音,十足的洋味中倍增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用英语进行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学生听力的过程,同时,交际法,全身活动反应法,整体教学法和直接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你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
2、坚持开设听力课。这个观点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有的学校在开学头几个星期尚能坚持,但到后来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应试的压力,使听力课未能得以落实。笔者认为应坚定不移地在语音室上听力课,日积月累,厚积了,自然博发。
3、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大方、大声说英语的习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有的学生上课声音小,羞于启口,教师对这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应倍加呵护。教师要慷慨自己的鼓励和笑容。另外,合适的训练教材也十分重要。大声说英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的习惯。
总之,学校要彻底改变过去英语课程过分重语法、重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传统和面貌,应从营造立体化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入手。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时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土壤,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