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六月份研究小结(徐丹) 06-24
五月份研究小结(徐丹) 06-24
学期研究方案(徐丹) 06-24
学期研究计划(王小利)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范勤霞)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范勤霞) 06-23
学期研究计划(范勤霞) 06-23
学期研究计划(范勤霞) 06-23
学期研究方案(蒋文丽) 06-18
学期研究方案(吴如月) 06-18
学期研究总结(蒋文丽) 01-15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建良好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策略的研究>>理论学习>> 4月理论学习1
4月理论学习1
发布时间:2012-04-30   点击:   来源:   作者:吴如月

快乐学习课堂实践方法探索

  1. 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秀”表演,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快乐英语口语多姿多彩, 魅力无穷。一口地道、流畅的英语能很快地吸引对方, 能立即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在课堂上的表现, 不仅仅是让学生听一种与自己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不仅把它当成一种知识学习,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的魅力。对已经掌握一定英语知识的高中学生来说, 美丽的“口语秀”表演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愿望。当然, 要说好英语, 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前提条件。所以笔者在教学时一般都进行“show 读”比赛。在笔者利用录音机示范教学后, 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 大声地朗读课文; 用接龙的形式朗读课文后的阅读材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力, 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英语的语言美。同学各自风格迥异的朗读, 对比了差距, 丰富了“讲”的表达, 培养了说英语的兴趣。而教师也用自己动听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课文的教学中, 享受聆听英语的快乐。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之下, 学生能很快地对英语口语产生兴趣, 为开展英语活动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 我向他们推荐了中央电视台10 频道的“Outlook”节目栏, 还有.. 空中英语教室 栏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英语竞赛。后来, 我所教的班级有一个同学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10 频道的“Outlook”竞赛节目, 虽未进入复赛, 但培养了她的勇气, 积累了经验,为今后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也为班级英语口语的学习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2. 通过课前热身活动, 带给学生说英语的快乐

  为了加强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 笔者充分利用课前热身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课前导入, 创设活动背景。这样既与课文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又促进了学生练习口语, 同时还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课前热身活动可以做游戏, 也可以是对话、日常报告、讲故事、唱英语歌等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前气氛, 增强了趣味性, 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在进行高一第一堂课“A New Begingning”课文教学时, 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作课前热身活动。因为这是第一节课, 同学和教师之间互相不了解。我首先介绍自己, 我让学生们猜出我说的五句话中哪三句是正确描写我的句子。同学们为了急于了解他们高中的第一任英语老师, 都以好奇之心积极参与其中, 这样教师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让他们去了解了他们的老师, 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英语。接着, 笔者让学生上台做自我介绍。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 争先恐后。第一节课就达到了开口说的目的, 也为课文学习做好了铺垫。

  课前热身活动通常不会要求很高, 学生们一般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开口说英语, 这使他们心情愉快, 乐于上台表现自己。

  3.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语实践中找到口语学习的快乐

  为了让学生能找到说英语的快乐, 积极参与口语训练。笔者在上课中进行了Pair Work、Pole Play、Group Discussion、Debate 等活动。通常学生们都能认真准备, 积极参与。我在教高一的“Unit Six”这一课时, 以“广告”为主线,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进行现场表演。他们的表演生动有趣, 对虚假广告的讽刺, 让课堂上笑声不断。同学们的表演内容不仅局限在课本上, 并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和日常生活中。这些活动的开展, 使同学们不仅练习了口语,也训练了思维, 加强了表达及反映的能力, 激发了灵感。同时, 同学们还对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 在每天看完“新闻联播”之后,都有同学主动进行交流, 发表对战争、对难民、对布什、对萨达姆的看法。参与这些活动增加了学生敢于开口的自信, 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既巩固了语法, 又扩充了词汇量, 还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基础。他们在积极参与口语实践中, 在他们进行的个体和群体活动中, 学会了交往, 增强了自信, 找到了快乐。

  4. 利用多媒体等视听手段, 让学生在开阔视野中获得欣赏的快乐多媒体、因特网等新的视听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效果。在课文教学中,除了录音机这一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外, 笔者常常鼓励同学们上网查找资料, 开阔眼界, 充分地接触英语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结合课文的学习, 笔者补充了酸雨导致污染的原因的录像片, 下载了“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讲词“My dream”。在教“Red Cross”这一课时, 通过下载的真实图片, 让学生了解了灾难带来的痛苦以及红十字会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 红十字会成员是如何进行援救的。声像和图文并茂的视听教学, 冲击了学生们的视觉和听觉, 开拓了视野, 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使他们在欣赏的快乐中进一步激发了学英语、讲英语的热情。同时, 避免了社会文化用语失误, 加深了对文化的理解。

  5. 让学生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中得到收获的快乐

  创设英语环境, 让学生有话可说。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应该怎样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讲英语的环境呢? 除了课堂上开展的有效活动外, 笔者认为: 课堂+ 学生+ 教师=天然的说英语环境。课堂教学应坚持“三刺激”原则。我的要求是, 尽量用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某个学生一时说不出, 我就告诉他先不要考虑语法正确与否而去尽力表达, 然后再由笔者对他口语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并以此作为全班同学必须注意的问题。这样, 课堂上的英语环境, 极大地刺激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刺激了学生不得不用英语思维和回答问题。课堂上的“三刺激”原则, 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 尤其是在回答老师的开放性问题中, 各抒己见, 思维活跃, 增加了开口机会。当然,这也使他们在群体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己, 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学校举办英语文化周时, 笔者趁此机会在班级里适时开办了英语角。外籍老师的到来, 更增添了外语氛围, 同学们上课积极参与, 下课和老外聊天。有的同学一改害怕开口的现象。当同学们第一次和老外如此近距离地对话时, 他们的兴奋溢于言表。

  让学生积极参与说英语的口语实践, 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是形成有效的英语口语学习的最好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努力发展自主学习和相互配合的学习精神, 是锻炼学生口语技巧的捷径。创造快乐的语言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勇敢、自信地说英语, 在说中得到快乐, 是学生敢于开口, 乐于开口的条件, 是学生掌握和提高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