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的教学环境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所以直接丰富、美化教学环境很有必要。而学生生活很贴近的教学内容却也可以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环境中去。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能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性,使语言交际从“空对空”变得“言之有物”,也使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走进生活,自主学习。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形成,英语与我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商标、标志等,都出现了英语的踪迹。这时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淋;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还有学生自身的、家庭的、学校的生活内容等。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从教学内容上规定了十五个话题这些话题贴近生活,和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学生在学习字母时感觉熟悉,热情也就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当然会随之变好。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还自信地感到自己揭开了英语的神秘面纱,与英语亲近了,畏难情绪人大减弱了。
2、依托生活,体会学习。小学生好玩、好动,枯燥无味的翻译法显然是不符合他们需要的。学生对身边的英语特别有兴趣,托生活化的教学,当然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吸收,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 long 、 short 、 tall 、 fat 、 thin 、 big 、 small 等单词时,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 Miss Zhang ’ s ruler is long . Xiaoming ’ s ruler is short .”“ Miss Zhang is tall . Wu Dan is short .”教学的同时,利用夸张有趣的简笔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单词的意义。通过学习这种生活化的英语知识,让学生觉得这第二语言并非离他们很遥远,是与他们一起孕育在生活中,走到哪里都可以碰触到英语,促进学生主动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诱发他们去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