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每月研究小结>>九月份研究小结
九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时间:2015-01-05   点击:   来源:   作者:许晓秋

 

                                                        九月份研究小结
     根据本学期的研究计划,这个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通过研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问”。
  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所以教师的指导其实是要创设一个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如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大多数个性比较冲动,有些甚至在家里经常跟父母发生冲突。刚好开学没几天,班内有一位同学为了吃早餐的事情跟妈妈发生了争吵,妈妈没法子只好向老师求助。针对这一情况,我就请班级里的学生为这位妈妈想办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好多建议和办法,于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的学生说:去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的一些看法;有的说:要进行调查问卷,让数据说话;有的说:还要征求老师的意见,听听他们会怎样说。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可高了。
  (二)适时引导,让学生“善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疑必问。从乐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点拨。如班内有位学生特别喜欢喝牛奶,提出人为什么要喝牛奶这一问题。紧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围绕牛奶的营养这一主题提出如下问题:牛奶有哪些营养成分?既然喝牛奶有许多好处,为什么不能像吃碘盐一样渗透呢?如何提高牛奶的质量与产量?牛奶的质量与牛的饮食有关吗?进而又围绕牛奶的生产、运输、加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不断地提出问题,提高了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同时,许多问题经过筛选组合,都可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能问”,而且还得教学生“善问”,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
总之,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这样,学生的收获才会更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