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开放的思维促生成
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目标必须是潜在和开放的,应该接纳新生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孩子在活动大胆地批判,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维的互动碰撞中产生即兴的火花。
我曾指导学生开展《感冒来了》研究活动。在交流如何预防感冒时,有学生给大家介绍了一种预防感冒的方法,他说:“我们可以多喝蜂蜜水,多补充维生素c来预防感冒。”话音刚落,立即有学生举手提出反对意见:“我妈妈说,男孩子不能喝蜂蜜水的,另外,维生素c多补充了会中毒的。”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议论纷纷。我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接着就这一话题引出一个讨论: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我,蜂蜜水和维生素c各有什么功效?同学们根据自己之前查阅的资料,纷纷举手告诉我蜂蜜水有解毒的功效,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我继续追问:我们知道“过犹不及”的这个成语,如果过量饮用蜂蜜水,摄入维生素c,有没有什么坏处?于是,我们共同在网上查找了资料,明白了过量喝蜂蜜水及摄入维生素c的弊处。我利用学生的质疑,为大家搭建了一方讨论的平台,鼓励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发散思维,表达各自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是活的,课堂也是活的,我们只有根据教学情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主”。这样的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这样的课堂才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以课堂上的偶然事件促生成
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要学会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并能马上作出积极反应,因时而变,因情而作,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偶发事件,如学生提一些怪问题,甚至做出一些怪举动,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若能随机因势利导,巧妙转移,就能融化怪问,化弊为利。教师要善于抓住瞬间机遇,做出及时调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有一次我们在研究《美食文化》的时候,当有学生提到“臭豆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说起这个味道就想留口水,每每想到入口的香味,真馋嘴”时,一名男生忘乎所以地大叫了一声好臭啊。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既而哄堂大笑,随即将目光齐刷刷盯住了我,意思是看你老师怎么处理。这时我冷静地一笑:“刚才我们臧焓煜同学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好臭,不正是受到廖子炎同学对品尝臭豆腐时流露出的诱人美味所感染了吗?同学们从这一“好臭”声中,一定已经体会到我们在品尝臭豆腐时的心情吧。是的,闻着味道很重,但是吃起来却非常的诱人……这时课堂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了,全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继续了我们的美食文化介绍,课堂气氛又活泼融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