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课教案>>研究课教案1王彩霞
研究课教案1王彩霞
发布时间:2015-01-29   点击:   来源:   作者:王彩霞

 

研究课教案1王彩霞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妈妈的生日》实施方案  

.活动背景: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道德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氛围空间。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一个注重自身修养,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百善孝为先”,所以,我准备在全校开展“妈妈的生日”为主题的实践研究活动。从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质和行为规范,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举措。为此,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实施,重点突出,逐渐推进,重在实效的原则,坚持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实践育人的原则;以“妈妈的生日”为主题,以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为重点内容,歌颂母爱的诗词、散文、歌曲、讲演、制作卡片和礼物等等,为活动的指南,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素养,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传统美德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的结合,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成为道德文明的宣传平台和窗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高道德修养,学会做人,成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新一代。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2.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调查访问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和切身体验,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实践操作和探究活动的常识。  

2.让学生通过给妈妈过生日,给妈妈送礼物,给妈妈做家务,以及给妈妈洗脚等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切身体验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思。  

2.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4.在学生体会妈妈含辛茹苦的把自己养大的同时,让学生懂得爱是相互的,爱是需要回报的,懂得如何尊重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  

.活动内容:  

(一).以“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为主要内容,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学习与实践,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的学习为重点,树立学生“百善孝为先”、“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  

(二).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与人为善贯穿于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妈妈的生日的具体日期?学会如何孝敬父母?懂得父母需要什么?自己能为父母做点什么?父母希望我们成为怎样的人等等。这些是为了让学生增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如何去感恩周围的人和事。实践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广泛的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通过开展孝敬父母感恩教育小录像,赞美母爱的诗词朗诵,亲情演讲比赛,歌舞比赛,为妈妈做千纸鹤,送妈妈一束亲手制作的鲜花,为妈妈做一道爱吃的小菜,如何为妈妈过生日的实况录像等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的同时,学会如何回报爱自己的人,回报社会,让全社会共创文明的良好氛围。  

.活动主题:  

“妈妈的生日”  

.活动时间:  第一学期  

.参加对象:  四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对象:  

学校、社区、生活中的各个场所经常会看到不礼貌待人,对父母不懂得感恩,满嘴脏话的人群,这些不良现象引起了我极高的研究兴趣和极大的深思。  

.调查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析法、访问法、资料归总法。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第一阶段:确定研究的课题。(时间:第一周)  

1.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确定主题。  

2.进行周密的合理的分组工作,对各小组的组长进行工作前的指导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重点。  

3.拓展思维,确定各小组的子课题。同时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活动方案。  

4.各小组的组长带领自己的小组成员为本组活动起名字,制定活动口号。  

5.小组长组织成员讨论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并进行笔录,以便做今后的活动参考。  

6.制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方案。  

7.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适时引导、评价、调整、提出注意事项,以便活动正常运行。  

(二).课题探究阶段:  (时间:第二周——第五周)  

1.分组调查,整理资料。  

1.小组合作,根据各小组研究的子课题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课外将讨论的内容付诸行动。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等研究活动。  

2.集体交流:调查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整理、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并撰写报告。  

2.收集歌颂母爱的诗词、散文、歌舞、亲情故事等资料。并开展演讲、朗诵和歌舞比赛。  

3.录制“亲手为妈妈做道菜”和“我为妈妈过生日”的小活动的实况录像,并写观后感。  

4.亲手为妈妈制作千纸鹤和康乃馨送给妈妈,可以是平常的日子或者是妇女节等节日。  

5.开展一次“我为妈妈洗脚”的经验感受交流会,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6.绘制“亲亲我的妈妈”的一张贺卡,叫妈妈感受到你的爱。  

7.全体学生学唱“感恩的心”和“烛光里的妈妈”在成果汇报课上唱给亲爱的妈妈。  

8.分组准备,排练节目,收集整理资料。  

(三).成果汇报阶段:  (时间:第六周——第七周).  

1.开展一次“妈妈的生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会。  

十一.成果展示:  

1.在本年组开展“妈妈的生日”的成果汇报课。  

2.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做一次总结和反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