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课教案>>研究课教案3王彩霞
研究课教案3王彩霞
发布时间:2015-01-29   点击:   来源:   作者:王彩霞

研究课教案3王彩霞

                       走近家乡小吃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我们的家乡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它的小吃与它的文化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家乡小吃品种丰富,风味各异,学生们对家乡小吃虽然都有所了解,但是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开学后,每天早晨都会有一些同学带着各种各样的小吃作为早饭或点心来到学校,当问及他们这些小吃的来历及制作方法时,却是一问三不知。于是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何不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机会,走近家乡小吃,了解一下家乡的饮食文化,这样既开阔他们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呢?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和学生的讨论商量,我们确立了“走近家乡小吃”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设计理念:
皮亚杰指出:只有学生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从而产生深刻地理解。在设计活动时,我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了以下几点:1、讲究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安排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好奇感和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新知,又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2、重视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活动中,我力求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让学生通过上网、查书、观察、采访、社会调查、动手制作等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水果作全方位的了解,并增进一些富有时代气息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性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3、发挥创造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开放式的活动中,往往能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在设计中,我争取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还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射和灵感的涌动。
三、活动准备:
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通过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小吃的品种、来历、制作方法等,搜集有关小吃的来历的民间传说等,尝试动手制作一种小吃。
四、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小吃的有关知识,如种类、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能力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协作能力,增强其社会调查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与别人,增强自我反思、总结得失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受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在动手、动脑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调查、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五、活动过程:
活动分四个阶段:
1、确定主题;(一周时间)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本课题在开展时的具体步骤,确定每一步的具体工作;设计采访调查表,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分组利用课余及双休日采访家里或社会上的老人、成年人及身边的同龄人,了解家乡小吃的品种、来历、特点、制作过程等。
2、研究实施阶段(四周时间);
采访调查表汇总,交流采访后的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完成《走近家乡小吃》小组活动方案,并交流 ;分组活动,了解一种家乡小吃的制作过程,并尝试制作一种家乡小吃。
3、成果汇报交流阶段(三周时间)。
举办“露一手”活动,请大家品尝自己的厨艺,并评出“巧手奖”;举办《走近家乡小吃》知识竞赛;举办《走近家乡小吃》手抄报比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