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理论学习>>四月份理论
四月份理论
发布时间:2015-07-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晔妍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可行的,而且富有成效。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活动资料》是根据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组织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活动资料》在活动形式上包含五个系列:思维训练系列,科技制作系列,科学探索系列,创造科技系列和综合能力系列。这五种活动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遵循了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2、兴趣、探究技能是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但小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像成人一样,接受了课题后便主动进行研究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1)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书本知识的机械传授,要解放学生的手脑,甚至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充分与具体事物和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培养他们兴趣。
   (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或地方教育资源,把电脑、网络、录像等媒体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参观神奇的宇宙世界,浏览网上信息……或者将他们带进工厂、带进大自然,参观先进的设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3)转变评价观念,增强激励措施,激发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步从依靠考试分数作唯一评价依据的传统评价观念中转变过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的,它的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另外要保持小学生浓厚的兴趣,还必须以有效激励措施作为保障机制,少先队雏鹰奖章活动、少年科学院章程等都是理想的辅助激励机制。
    小学生如果光有探究的兴趣,缺少探究的能力,他们的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往往难以实现,这样容易挫伤孩子们积极性。因此,要想使小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要渗透一些探究技能的培养。
    a、通过实验演示教给学主探究技能,进行物理,化学等的实验或开展调查实践,都有必须遵循必要的程序和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或实践,在实践或实验中培养他们探究技能。
    b、从故事或事迹介绍中学习探究技能。教师可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故事,或指导学主阅读相关书籍,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增强他们的探究技能。?  3、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资料》中存在着一些在农村学校无法实施和开展的活动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因地制宜地挖掘地方资源,大力开发校本教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补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