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并以问题探究的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契机,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让学生喜欢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愿望是很重要的,这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1、创设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应该创设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在教师满心的期待中积极地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安全需要”、“认知需要”变为“自我实现需要”,从而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还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实验、自己调查、自己体验、自己设计、自己创作、自己想象……教师只是其中的参与者,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争论、研究,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仅仅是其中一员。我们要注意倾听,我们要鼓动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想象,打破权威。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2、注重形式,调动探究兴趣
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意识,形成学习上的主动。可以设计抢答、竞赛等形式,这种形式具有挑战性,贴近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中,可以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3、学生主体,乐于参与探究
不论是学生独立发现,或是教师指导发现,学生皆系主动地参加学习,探索途径,以求达到学习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研究外部的刺激与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面对操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选择方法和工具,启发他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感受到实践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感受到自身价值与劳动的价值。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关键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应该把讲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练、去说、去思考、去操作,在课堂上实现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所提倡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善想,养成想问题、提问题的习惯。
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要改变课堂中单一的“我讲你听”的传统形式,让学生动手做做、画画、摆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说,鼓励学生多说,想说,会说,学会思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采用新颖的授课形式,如:“马蹄式”“圆桌式”“对垒式”等多种利于信息多向传递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有更多活动空间,更多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空间,舒展学生的个性。
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做法,留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有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的耐心,欣赏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在教授学生制作降落伞一课,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愿结合学习小组,自愿选择材料,根据录像中的提示,自行操作。在选择制作材料方面学生就产生了几种不同的想法,制作出了几种不同风格的降落伞。有的学生选择薄纸当伞面,有的选择塑料膜,还有的选择颜色鲜艳、但质地较厚的纸。一番忙碌之后,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跳伞比赛。把降落伞放在同一高度,随着老师的令下,全班同学一起放下降落伞,老师计时,学生记录下自己降落伞在空中飞行降落的时间。经过这次比赛,同学们惊奇的发现,薄纸的伞面要比质地厚一些的飞行时间长,而塑料膜又比薄纸的飞行时间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伞面质地的轻重影响着飞行的时间。同学们重新修改自己的降落伞,这回选用的质地一样,而飞行的时间仍有长有短,学生们又纷纷比较异同。原来在降落伞下端,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悬垂物,物体的重量自然也影响了飞行的情况,学生再一次通过实践操作得到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