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每月研究小结>>三月份研究小结
三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时间:2015-07-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晓秋

 

三月份研究小结
 

      探究是人类认识的一种基本方式。苏霍姆林斯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需要特别强烈。”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技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们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给予学生必要的选题自由。教师首先以讲解案例的形式,给学生作了一系列的案例讲座,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实施与评价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当学生听完他们的同龄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事例后,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急于想研究一些问题。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让学生把发现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的问题记在纸条上。学生的问题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为了更有效的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立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超市”,把课题选择的决定权再次还给学生,让每个班的学生投票,选择几个自己最想开展的活动,最终确定得票数高的几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如:在参观完恐龙化石展览后,学生提出《走进恐龙世界》的研究主题;孩子们看完电影《纸飞机》提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和《关爱家人》的研究主题;当北京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揭晓后,孩子又兴趣高涨地提出《奥运五福娃》《奥运知多少》的研究主题……综合实践给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探究意识。 
    尽管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意识,须从问题意识入手。首先要让学生想问。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有问题可提。如《走进恐龙世界》的主题活动的提出,就是在孩子们到晋江市历史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展后,很多孩子提出恐龙的来源、种类、灭绝等许多问题。于是我便与孩子们进行研究恐龙的主题活动。 
    其次要让学生敢问。这就需要教师转换角色,营造密切配合、民主的学习环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敢提问的信心。再次要让学生善问。例如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我从网上和报刊上搜集许多吸毒者的图片资料。学生们看了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毒品的种类有哪些?毒品与人有什么关系?怎样减少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老师你看了这些图片害怕吗?等等。这时,我便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想想,要想了解这些现象,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势利导,以兴趣导入教学。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等活动,许多孩子从网络和书籍获得禁毒知识,有的孩子还发动家长到街道或公安局索取“平安泉州”的宣传资料,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这样的兴趣引导,问题入手,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最后让学生经常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评出最佳问题,使学生逐步建立问题的价值观。这样从问题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