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人才,这和发现式学习分不开。不论是学生独立发现,或是教师指导发现,学生皆系主动地参加学习,探索途径,以求达到学习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研究外部的刺激与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明理清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面对操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选择方法和工具,启发他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感受到实践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感受到自身价值与劳动的价值。
心得体会: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关键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应该把讲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练、去说、去思考、去操作,在课堂上实现
1.选择学生喜爱的课题。当时,我们海盐县武原镇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镇,政府花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在武原镇的大街小巷设立了许多的交通标志。“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看到孩子们对标志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我想: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标志,如同形象的语言,时刻提醒着公民遵守规则;标志与人们的生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何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类标志符号,了解标志的意义,从而丰富其生活经验,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心。于是,我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我们身边的交通标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提出来后,学生的兴趣都很高,对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2.活动中,无论是现代式的网上资料查询、传统的去图书馆,还是从照片拍摄中反映出的各种交通标志,还有访问过程中受到的热情款待、碰壁经历……都能看得出学生体验生活的痕迹。而整个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反思意识、信息素养、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一个学生曾在活动总结时这样说道:“轮到我上前采访时,我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说话声音像蚊子在叫,结结巴巴,说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怎么就那么害怕呢?如果有下一次,我一定会挺着胸大声地跟人讲话的。”
3.有的学生出师不利,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