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研究课教案《小小理财家》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会制作动态生成的统计表。
2.学会利用统计表统计商品盈亏。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赚钱的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重点:学会利用统计表统计本小组商品交易中的盈亏情况。
活动难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会制作动态生成的统计表。
教师准备:课件、表格
学生准备:市场调查记录、黑色水彩笔
活动前准备:
学生按小组进行相关商品的市场调查,并做好记录:
1.交易商品的市场零售价
2.同类型商品的进货价,估计进货数量及进货金额
3.注意调查的方式方法(安全因素,询问礼节,记录技巧等)
4.小组统一结果后,用简单清晰的方式行进汇总记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上一节活动,同学们精心设计了自己商店商品的促销方法,很有创意,与众不同,大家肯定希望:在商品交易会那天生意非常火爆吧?那是不是生意红红火火的就一定赚钱了呢?(这可不一定)
判断是否真的盈利,主要就是统计商品交易的情况,分小组进行一个比赛:制作商品销售统计表,争做一个有头脑的小小理财家,有信心吗?
出示课题:小小理财家
二、学生汇报市场调查情况
展示学生课前市场调查情况(由一两组学生选举代表进行展示本组调查情况:类型为表格、或文字)
简单汇报:
1去哪进行调查?
2进货情况:商品名称、单价
三、引出“统计”的必要性
师:大家销售的商品种类这么多,怎么在交易会后知道它们的销售情况呢?(利用统计表进行统计)需要用到数学中的统计表来归类和计算它们的盈亏情况了!
师:现在分小组进行一个“完美表格”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表格最科学、最实用!
四、小组讨论填表
师:
商品销售情况统计表
进货 零售
商品名称 进货单价(元) 进货数量(件) 进货金额(元) 零售单价(元) 零售量(件) 零售总金额(元) 备注:此表可以动态生成各所需项目
五、展示学生成果,并进行讨论点评
师:我们来看看xx商品,你们是如何定商品的零售单价?
师:大家来说说,卖出时该定多少钱呢?为什么定这个价钱?(通俗来说:高于进货价,低于市场均价,即目标利润价格=进货单价+(目标利润率*进货总额)/进货数量),或使用渗透定价)在课前进行铺垫
A
可能一:全部卖完,简单计算零售总金额填表。
可能二:打折销售
师:我们看看这个小组是怎么在这个表格中体现打折销售呢?(共同讨论需有三项:单价、数量、金额)
师:怎么打折?如何定折后价?(考虑成本,需要明确计算销售多少后回本,之后打多少折都是赚钱的。)
B
师:我们还看到这个小组的xx商品是没有进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这个小组组员解释一下(哪些是自带商品、或是二手折旧商品)
师:那么这样的商品又该怎么计算成本呢?(可以根据市场价定,或是提供者自己确定)
师:该怎么制定它的零售价?(1.市场价、2.卖方自定3.以物换物,这也是商品交易的最初形式)
师:怎么计算此类商品的盈利情况呢?(师生边讨论边设计完整表格)
师:对于这张表格你们有什么补充吗?(提示还需计算小组的总盈亏情况)
师:哪组代表来计算xx商品的盈亏情况?应该注意什么呢?
根据情况分类:
1 全部销售完后:零售总金额-进货总金额=盈亏金额
2 打折物品:零售额+打折金额-进货金额
3 自带商品、折旧商品:销售额-定价金额
折旧公式: 月折旧值=原值*(1-残值率)/使用年限/12
师:这个小组最后盈利多少钱呢?(学生可能只是将所有盈亏项相加)
师:大家说这样计算科学吗?为什么?(应该减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杂费)
师:关于计算盈利还有什么补充的吗?(例如商品耗损,应该加入商品成本,还应该注意三点: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
整个过程注意要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五、活动总结
巩固(根据上课时间进行调整)
师:我们共同讨论出了这个十分详尽又实用的表格,那么你认为哪组设计的表格最“完美”呢?为什么?(清晰、科学、实用)其实套用句俗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能你们还会设计出更好的统计表呢!相信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交易的乐趣,珍惜交易的成果,真正学会用聪明的方法来理财,不愧“小小理财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