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创新,拓展思路。
一、创新要学会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创新无处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更是蕴育了创新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标新立异,不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希奇古怪的想法,也许这就是孩子创新的火种,可以点燃创新的火炬。如:《代一代》一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课堂:老师买了一株漂亮的水仙花,打算栽入自家花盆中,在栽种时,花盆突然破碎,老师想了一个办法,用空可乐瓶子剪成花盆状,把水仙栽入了“代替”品中。以此为契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代一代”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思维训练:下雨了,没带雨伞,用什么来代替?到野外游玩,走到溪边想喝水,可此时没有水杯,用什么来代替?……在完整认识事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创新需要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作为基础:
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敢于质疑、勇于争论、善于思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如在《小小储蓄罐》活动中,当我在讲台上与学生交流储蓄的种种好处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现在储蓄利息低,还要交税,很不合算,国家提倡提前消费,还不如拿钱去买房或是炒股。”他这一番话就像盐撒进了油锅里,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对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于是大家各抒己见,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为何国家一再下调利率,现在为什么鼓励消费……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发现了问题而兴奋得发红的小脸,我又一次体会到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放飞心灵之鸟的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