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课前预习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虽然,在新课改中,已明确提出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培养已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也已经像读、写、算一样,成为一种终身有用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能力还很薄弱,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盲目收集,游离于信息的表面积累;2、淡化多种途径,强化网络收集;3、轻视课文文本资料,疏于利用。
心得体会:
由于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但这些信息资源并非都具有解决问题的价值。通常布置学生收集信息时,只要是跟主题有一点点相关的信息学生往往都收集过来,对海量信息缺乏思维参与下的加工与整理,仅以当作任务完成。而且还以收集到的信息数量多作为自己信息收集情况优劣的自我评价标准。要求课前查阅资料,立马肯定会有学生以“我家没电脑”来作为不能收集到资料的借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快捷模式,已让学生对使用其他信息获取途径的意识更为淡化了。而导致信息分享时,出现只有“一家之言”的局面,大大降低了课堂思维冲突的形成。将搜集信息引入到课前预习中,学生因为对搜集信息这一学习形式兴趣提高,尤其是对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集的兴趣大增,因而忽视阅读文本,往往相关信息获取了一大堆,但课文内容却还没有了解,从而导致搜集信息流于形式,预习落不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