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学习(4月份)
理论学习(4月份)
发布时间:2016-05-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欢

  

1、通过细化的操作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动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插花结合起来,从感受中获得正确的认知,从操作中形成动手的能力。
(1)细化操作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操作方法。
(2)利用视频和教师指导,让学生学会操作技巧。
2、鼓励发散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操作中发展思维。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一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3、客观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因而教师与学生大多追求成绩的好坏。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应当注重以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评断更趋于合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