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学习(5月份)
理论学习(5月份)
发布时间:2016-05-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欢

 

探究是人类认识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学习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需要特别强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探究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激发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技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给了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潜能得到了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融趣味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途径。如第一册案例3《玩叶子》这一课, 在学生纷纷展示自己带来的叶了和老师带来的许多叶子展示后,教师引导提问:今天课堂上有那么多的叶子,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有圆的,有尖的,有大的,有小的……我们一起来玩叶子好吗?玩叶子,新鲜事,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兴趣很浓。转而一想,学生议论开了:“怎么玩呢?” “对,怎么玩呢?”我趁兴而问,“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儿,有的说:“我们用叶子编儿歌”;有的说:“我们用叶子跳舞蹈”;有的说“我们用叶子拼动物”;还有的说“我们用叶子写名称”……“好,今天我们就用叶子玩”,我说,“你们想好一个主题,自己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自己找小朋友,过一会儿交流。”这样学生在探究叶子的颜色、形状等活动中,适形、适材地玩出了丰富多彩的儿歌、舞蹈、工艺品图形、动物叶子名称等。综合实践给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探究意识。
尽管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意识,须从问题意识入手。首先要让学生想问。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有问题可提。如一册案例3《玩叶子》,学生尽情玩叶子后,提出了哪些叶子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叶子有营养吗?世界上多少种叶子……其次要让学生敢问。这就需要教师转换角色,营造密切配合、民主的学习环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敢提问的信心。再次要让学生善问。例如在《汽车与生活》主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汽车,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门口考察公路行驶的车辆。学生们观察到了一系列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汽车的种类有哪些?汽车与环境有什么关系?怎样减少汽车尾气对人体的危害?等等。这时,我便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想想,要想了解这些现象,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势利导,以兴趣导入教学。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等活动,这样的兴趣引导,问题入手,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最后让学生经常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评出最佳问题,使学生逐步建立问题的价值观。这样从问题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