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二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植物… 12-11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 12-11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1
十月研究小结 12-11
九月研究小结 12-11
十二月理论学习 12-11
十一月理论学习 12-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课教案>>六月研究课教案
六月研究课教案
发布时间:2016-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志清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优越的条件让我们的爱失去了理智,最终导致孩子把他人无私的爱当成了一种习惯,把他人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回报。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目睹垂暮老人没有座位而辛苦地挤着,还心安理得地坐着;看到盲人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危险地穿行,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接受别人资助,不知道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感恩,我们六(1)班开展了这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学会感恩,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给予别人爱,并在付出爱中体验到快乐。
3、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感恩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活动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建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与小组的能力作用。
2、实践性原则。活动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爱、感悟爱、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发展性原则。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感恩内涵的认识。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安排】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2、活动实施阶段,3、成果展示阶段,4、活动评价阶段。
活动时间】2016年3月——4月
活动对象】六(1)班全体学生
【注意事项】
1、认真组织,强调活动中的安全。
2、做好资料积累,可运用数码手段保存原始资料。
3、各小组可每两周召开一次交流会,及时了解活动的实施情况,保证活动的质量。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准备阶段)
进行相关的宣传发动,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相关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中的安全等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计划实施(活动阶段)
根据小组研究重点,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并做好资料积累,为成果展示做好准备。全班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每组的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需要经常性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具体安排:
第一小组  历史大搜索。
以探寻感恩在我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传统美德。
1、搜集关于感恩的古诗文,用优秀的诗词文化来感染学生。
2、搜集历史上有关感恩的小故事,了解感恩在过去的内容及形式。
第二小组  现状大调查。
1、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是否有感恩的意识,主要的感恩形式是什么?
2、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当前小学生缺少感恩心理的主要原因。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在感恩方面最需要且最容易做的几件事。
第三小组  角色体验场。
主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亲身体验家长、老师的工作,增进彼此间情感的交流。
1、以“今天我是父母”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全过程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体味家长的辛劳,诱发感恩的情感。
2、以“今天我是老师”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等工作,真切感受老师一天的工作。
3、以“同学,我为你服务”为主题,开展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让感恩成为习惯,变成一种处世态度。
第四组  感恩在行动。
为老师、家长或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1、开展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活动,了解父母的脚是一双怎样的脚,更加理解父母的辛劳。
2、开展“我为老师送句祝福话”的活动,表现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
第五组  感恩新注解。
通过资料搜集、走访调查,丰富感恩的新内涵。将感恩由父母、师长向身边的其他人、身边的陌生人延伸,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小结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激发感恩的情感,强化感恩的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1、各小组围绕本组的研究情况,设计成果展示的形式,精心编排节目。
2、班级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邀请相关的社会人士参加活动。
展示过程:
第一部分 拥抱亲情   第三小组、第四组汇报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甲:亲情因为它的亲,使我们有了更多的不在意。
乙:你曾留意,亲人为了我们默默地付出了太多太多
1、学生交流自己算的亲情账。(课件出示活动中所拍摄的相关画面)
2、交流。谈谈自己对亲情账的看法。
3角色扮演的同学交流自己的体验日记。
4、学生朗读“第一次为爸爸洗脚”的活动日记
5、小游戏《猜猜妈妈的手》
几名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合作完成游戏,游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   昔日传统    第一小组汇报
1、关于感恩的古诗词的诵读比赛
2、感恩故事大串烧。听了故事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感恩的心》、《感恩的回报》、《手术费=一杯牛奶》、《陈毅探母》
第三部分   反思感恩  第二小组、第五小组汇报
1、公布问卷调查的情况
2、播放动物间的感恩的录像。
3、讨论:现在为什么很多同学缺少感恩之心呢?新时代是否还需要感恩?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赛。
4、交流最容易做的几件感恩的事。
(1)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说着一句感谢的话。
(2)重要的节日向父母、老师送上一句祝福。
(3)面对不同意见的话,不当面反驳,找适当的机会进行沟通。
(4)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学好各门功课当成回报老师最好的礼物。
(5)别人成功时,说上一句祝贺的话,失败时,说上一句鼓励的话。
(6)始终心存感恩之心,把感恩当成一种习惯。
第四部分   感恩在行动   群体汇报
1、小游戏。学生扮演怀孕的妈妈,体验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游戏后,让表演者谈谈自己的感情。
2、展示感恩卡。(可以是感激父母的,可以感激同学的,也可以是感激老师的。)
3、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第四阶段:活动评价
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活动资料。
 
活动反思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用先进科学的思想道德塑造人的灵魂。在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中,感恩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思想教育将我们的思维禁锢在课堂,我们习惯于通过讲授道德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综合实践课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路径,它突破了原有课程体系。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参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家庭,也可以在社会。只要是对学生的教育有益的,我们都可以加以引导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再也不是刻板的知识,它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我们不追求活动结果的完美,但我们追求活动过程的参与;我们不评价感受的好坏,但我们努力让学生在参与中都能产生真切的感受。此次活动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