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现在的小学生我们发现他们在独立学习、团结合作、融入社会、创新奋斗等方面的基本品质还较差普遍综合实践能力较弱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
它充分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
本文结合自己对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教学实践从教师自身的要求及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自身的观念及能力的培养 1、更新观念不断学习 为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我在实施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入调查、学习。
一方面集中学习有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书籍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仔细研读认真琢磨在研究小组里交流心得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相关理论一方面从另外教师那里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经验和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
一方面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充电学习我提高了做课题的水平为提高教育能力有很大帮助。
2、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在合理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时我们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
实施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搜集本地区相关现状的资料尽量科学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活动项目、活动方式做到创造性灵活地运用教材。
如五年级的教材“夸夸我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历史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困难大约2/5的同学无法查找到有关的资料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可谓名不见经传。
3、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区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满足学生发展规律的需要。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越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学校生活、社区文化、家庭生活、自然环境、市民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
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社区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最好的选择。
4、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 我们顺应学生好奇、乐于探究的年龄特点通过合理的途径和科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合适并有效的教育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