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研究小结
根据学期研究计划,本学期继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中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自主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形成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实践探究小学综合实践的时代性 。
由于综合实践学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十分紧密,故比其他学科更具时代特点。尤其在创新意识要求下就更应该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而要做到这点,做教师的就应明白,适用于实践探究学习的东西是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如现在新闻经常报道的食物中有三聚氰胺,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牛奶到鸡蛋、从染色馒头到瘦肉精猪肉,然后在近段时间出现的“塑化剂”…让人民对这些食品失去了信心。又如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了解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我的做法具体落实在综合实践课和学生作业的布置改革上。通过指导学生收看每日新闻,做新闻复述;做专题社会调查,写小
二、大胆探究小学综合实践的创新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发明创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创造教育渗透于生活性活动之中,是一切教育根本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由于发明创造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综合,学生在完成某一主题时,或是观察记录,或是动手实践操作、制作,或是尝试实验。在一定的意义上,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多样化的问题情景,拓展学生的思维,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如学校可以组建创造发明兴趣小组,把一些创造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兴趣小组中来,通过集中培训、定向引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创造发明兴趣班、培训班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电工实验、无线电装配、风筝、根雕制作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身边的科学”为主要内容,以“启发+实践+明理”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生活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对生活中一些不满意不合理现象进行反思,然后进一步引导开展大胆想象,探究其科学原理,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