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词和词组只能表示一个概念,句子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句子在表达思想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级儿童,处于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句子教学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语用学认为,关于语言学习的研究有三大方面:一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也就是研究“通不通”的问题;二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即“对不对”的问题;三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即“好不好”的问题。句子教学要在语用学背景指导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关注“句子的结构”?
????低年级学习句子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句子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完整句,什么是非完整句,这样,能够为学生规范的表达奠定基础。我们知道,在特定语境下,词或词组也可以成为句子,如“坐下!”“走吧!”,这种非主谓句是基本句式——主谓句的发展。作为学习句子的初级阶段,应该以学习“主谓句”这类基本句式为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句子教学,教师有必要采用适合低龄儿童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使他们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为今后语言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中的重点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此句是由四个典型的主谓句组成的长句子。某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内部结构,组织了以下教学。?????
第一步:这些句子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1.秋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她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美景呢?请你自己读读句子,用笔把写景物的词语圈出来。?????
2.反馈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景物??????生:梨树、苹果、稻海、高梁。?
?师:你们圈对了吗?圈错的赶紧改一改。????
?师:老师把它们请到黑板上(板贴:“梨树、苹果、稻海、高梁”),咱们一起跟它们打打招呼吧!?????生读。?
???3.认识这些景物(略)。?
第二步:作者还用了一些短语,把这些景物写得很美,老师请他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出示: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通过联系生活、图片展示感受短语表现出的美丽。?????练习读短语,把短语读美。?
?第三步:找到文中连接景物和短语的动词。?
?1.课文用了一组有趣的动作把句子连接起来,再读读第二句,找出来读读。?
、师:梨树用的是——?????生:挂起。?
??师:是啊,灯笼就要挂起来。(贴:“挂起”。)?????
师:苹果呢??????生:露出?
??师:红红的脸颊露出来。(贴:“露出”。)????、
师:稻海——?????生:翻起。(贴:“翻起”。)?
师:高粱——?????生:举起。(贴:“举起”。)?
??2.引导学生发现景物加动词再加上短语,就组成了四个完整的句子。?
????以上教学,教师将“了解句子的主、谓、宾三大成分”分解到三个教学阶段。第一步“找景物”,从句子中找出“主语”;第二步“找出短语”,即找出“宾语”;最后,找出连接两者之间的动作词语,实质就是找出“谓语”。如此分步安排教学,教师的用意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句子组成的过程,巧妙地渗透“主、谓、宾”三者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