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结(陶欢)
--
发布时间:2018-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欢


        超越文本内容,推动语用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外,还应该抓住作品的文体特征,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从而转变成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的教学中,学校教师谢郑梅紧抓外貌描写“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一头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引领学生进行朗读体悟鉴赏,对外貌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关键特征”进行深入辨析,最终使学生体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评析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这个片段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修改,引导概括;同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人。这是一个富有生长气息的语言实践,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文内容成了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律的范本。课文的写作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整个过程融合了提炼信息、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度思维于一体。

       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解读文本,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语文。只有关注文本特点,注重表达,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才摆脱高耗走向高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