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研究小结(钱彩华)
--
发布时间:2018-1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彩华

  这个月关注了词语教学的研究。词语教学应该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词语进行运用。在学生理解词义后,教师要有广阔的语言学习的视野,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思维引向自己的生活中去,在有形又有色的情景当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一)复习积累中运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选好训练的点,以词语为突破口,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教材,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例如在教学新词语的时候,可让学生由新学的一个词语引出一类,促进积累。如教学《红领巾真好》中由“蓬松的羽毛”和“可爱的小鸟”“翠绿的树苗”、引出“活泼的孩子”、“水汪汪的眼睛“等。这样,以后学生在运用词语的时候就不会单一枯燥,重复无味了。

 

(二)扩展积累中运用

 

  随着课文阅读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但对于这些词语,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很粗浅的,为了将其变为学生的语言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机引导,由一词带一串。如《夕阳真美》中的“笑眯眯、水汪汪”引出“绿油油、黄澄澄……”等。

 

(三)口语交际中运用

 

  加强词语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语言运用中活化。 给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如在《科里亚的木匣》一课中,学习“果然”,先让学生说说科里亚埋木匣子的方法?法西斯被赶走后,他们又是怎么找到木匣子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后。接着结合实际,说说哪些时候我们也能用上“果然”这个词语?最后学会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总之,词语的教学不能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词语,更要灵活处理词语。这样才能根植于语文这块沃土,推敲文字,细细品味语文的魅力,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