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助推课后探究的深度学习
1.质疑拓展激发探究动力
学生走出课堂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终止,他们还要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丰富的资源世界里满足探究的欲望。一份课后拓展探究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低年级的拓展学习中,致力激发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二年级的识字课,学生了解不同的鸟类及其名字,了解与鸟有关的字生字,提出质疑:为什么有的含“隹”,有的为“鸟”字部?教师相机提出研究任务,引发学生对文字的追本溯源和归类认知。
2.小组合作促进共同成长
课后任务的完成往往也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组员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共同提高。课后任务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罗列表格、可以是一份调查报告,也可以将研究成果制作成ppt。
如学完语文实践活动《水》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单:节约用水这是一个全世界永恒的话题,我们现在所做的还仅仅是个开始!课后请大家小组合作去调查一下周边的水污染情况,设计一份水污染调查报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并把你们的成果上传到班级网站。这样的课后任务动手又动脑,不仅没有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能力提升了,学问增长了,团队意识也增强了。学习成果的展示让每个孩子都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功感。可能学生的研究是粗粝的,但在一次次的修正中不断完善。论坛上老师、朋友、家长给予的意见,这是向外求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自主探究,向内的行走。结合网络认知工具,寻求某一方面专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多角度,全方位支架,促进序列性知识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