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兰芳
学习内容: 皮特?科德认为我们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用进行言语教学,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语文阅读教学。。
学习心得:一、用语文的方式,用足文本语言 语文课她姓“语”,因此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体现教学的语文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足文本语言, 并且用语文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教学“一直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乌鸦口渴的厉害,应着重理解和体会“到处”一词,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了句式的训练“乌鸦飞到 ,没有找到水。”让学生理解“到处”,余老师肯定了我的语言训练意识,但余老师指出这样的语言训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过于理性了,教师可以采取和学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而和文本对话,体会“到处”,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将“到处”这个词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进行说话训练,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既理解了文本的语言,又将文本的语言加以运用,着实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二、问题指向言语,积累内化语言 在教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落的时候,为了引出对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些内容的探讨,提出问题“乌鸦最后想到的喝到水的办法好吗?乌鸦的从面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的问题,一下子就引发学生的积极地思维,学生会主动地朗读课文,主动体悟、内化。创设好这样的情境一问一答,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将内化的语言呈现出来,学生的体验更真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