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研究心得(二)(蒋红娟)
--
发布时间:2018-1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红娟

十二月份研究心得

语用教读式,是指教师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教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教师不能为学生进行全文讲解,而是对学生看不懂的地方进行点拨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引路和启发,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思维。新课改强调课堂师生互动,教师在互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师生互动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在课文教学互动时,要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法、质疑法、总结法等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动,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

在学习《长城》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甚至有个别学生早已将课文熟读成诵了。然后让学生初读感知,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比较集中,如“气魄雄伟是什么意思?”“这些几千斤的条石,是怎么弄上山的呢?”“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师进行答疑解惑,集中讲解和个别引导相结合。特别点出“气魄雄伟”、“奇迹”词语的运用特征。“置换词语”是常见学习方法,让学生采用置换的方式,体验这些词语应用的准确性。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对文本进行讨论探究,很快就完成了课堂阅读任务。教师对学生文本学习没有采取逐段逐句的讲解,目的就是要解放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通过主动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意思,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创意性、实用性,并从文本语言运用中获得更多启示。特别是让学生主动质疑,这就是对文本语言的深入比对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