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研究总结(许永伟)
--
发布时间:2019-01-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永伟

本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从期初的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到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凭借一线教师的有利条件,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及在语文课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平时工作虽紧张,可却感觉很充实,虽然很忙碌,可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现将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及成果、体会略作总结。

什么是“深度学习”呢?通过对“深度学习”理论的学习和“深度学习”课堂的观摩,我认为,“深度学习”就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一种高效学习方式。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当然就需要语文教师多角度去整合文本教材,既要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要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和享受者。

于是,“深度学习”不仅启发了我的认识,还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尝试:

一、创建民主、和谐、自主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环境,都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尽量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做到让学生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写一写”,最后还要互相“评一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我在教学第六单元的写人的文章中,我大胆地抛出一问题;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你最欣赏哪一个?对此,学生就开始积极讨论,根据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学生评起来也是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理由。而在这样一个较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满足,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应灵活地转变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的活动之中。创设探究氛围,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即使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可以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文教学,也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完全可以改变传统的“一人改全班作文”的模式,而变成“人人改作文的”的方式;改变以前的教师一人评讲作文模式,而变成“大家一起评作文”的方式。在这个互改互评过程中,师生针对同一篇文章讨论修改,学生们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通过这样的交流、思考、沉淀,培养出学生的探究意识来,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得以落实.

总之,通过对“深度学习”理论的学习和教学的践行,教学的课堂“活”了起来,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我知道,我还仅仅只站在“深度学习”的门口,还需要我继续去探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