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研究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把握了深度学习的特征:深度学习是一种把知识学习与经验的拓展、思维的发展、情感价值的建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整合起来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回归人的学习本性的整合的学习方式,是在人的大脑内形成新的网络结构的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在众多思想中做出分析和判断,迁移和运用新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与之对应的是浅层学习。本课题中是指:课堂上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运用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在学习情境中投入地学习,理解所学的知识,主动构建新知识体系,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批判、理解、整合、创造等学习能力;运用成长型思维,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课堂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促使学生坚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进一步把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的内涵特征: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是在教师深入地引导下,学生深刻体验、思考、感悟的过程,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深度教学”体现的是以“学为中心”实践“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的教学理念。课题组主要以构建“任务型”课堂展现学生“自学、互学、问学、悟学”的学习方式。任务是课堂教学的“线索”,通过任务把整堂课串起来。每堂课的任务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四个,有的甚至可以是一个(或一个问题链),只要能促成教学目标完成即可。任务单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来设计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一些有梯度的学习任务,能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基础性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学)解决,拓展性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对学和群学)的形式解决,提高性知识通过小组间交流探讨展示补充和教师引导点拨解决,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学习任务单是在课中使用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整堂课是通过任务“串联”起来的。“深度教学”中教师的作为就体现在学生展示时的点拨、牵引和激发,是站在学生背后的人。教师始终做到:学生会的不讲,组内讨论能解决的不讲,组间补充能解决的不讲,大家都解决不了的教师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