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送来了一个礼物,请大家坐端正看大屏幕。出示(粽子图)
你吃过粽子吗?
你吃过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里面包的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午粽》
目的:了解学情,看大家对粽子有多少了解。
过渡: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题目是端午粽?你知道吗?如果知道请举手告诉咱班同学吧。
明确: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都吃粽子。除了吃粽子,还有些地区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看看本课生字你认识吗?如何记住它们呢?(出示生字词)
采取方式:齐读、分小组读、学生领读、指名认读。
齐读目的是了解学生学情,掌握了多少字词。分小组读是检查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不张嘴,或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有个大体了解。然后再让学生领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指名读是为了让全班学生更加投入的学习生字,争取当堂掌握。
2、交流识字方法
这些字你是如何记住他们的呢?再来复习一下我们的识字方法(我是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3、打乱顺序识字,目的就是检查学生记住多少字,让学生对生字加深印象。
4、出示我会写
示范写“午”、“米”、“真”
在写米的时候我先出示的“米”字的演变,让学生猜这个字。学生很容易猜出来。然后重点指导“真”,明确先观察,再分析,最后动笔写。让学生观察里面有三道横,外面一笔是“长横”,下面两个点方向不一样。
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三、指名读课文,指导朗读
1、 请学生说说文章共几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目的一是指导正音,二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一”的读音。
师范读,学生模仿。
3、出示第二自然段
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4、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回答问题。
四、播放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五、拓展延伸。
我国历史悠久,你知道传统节日有哪些?
预设:现代从西方引进的节日。不要混淆。
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样子、味道、花样
屈原: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