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 《对韵歌》第一课时
袁琴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韵文的韵律美;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
2.正确认读“对”等7个生字。
3.认识笔画“提”和知道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继续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正确书写“虫”,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白对(黑),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题目:5 对韵歌。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 课本重点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2) 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加深理解。
5.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分别出示图片及生字,帮助学理解词语。
(2) 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3) 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齐读最后一句。
(4)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图与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理解成语。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新笔画:。“虫”字的第五笔就是“提”。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儿歌《反义词歌》《晨读对韵》,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六、实践作业
同爸爸妈妈一起读丛书一《板凳和扁担》《巧改对联》。
【板书设计】
5 对韵歌
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