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拼读生字,记忆生字。(学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板书“大”。
请大声地读出来。你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
2.板书“小”。
请小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大小)
3.提问: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指名回答)
4. 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板书课题)
5.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5.自主探究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有了疑问,那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6页。
2. 自由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②画出自然段。③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3. 检查读课文情况
4. 课文里的字宝宝都认识了吗?考考你
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5.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你还认识吗?
①这些字宝宝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生字,去掉拼音,打乱顺序)
②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小组交流,师巡视解疑)
③考考你:
“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穿)
我们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有编谜语、加一加、换一换等
6. 认识新偏旁:
彳(双人旁)一撇是单人,一个人,加一撇两个人
亠(京字头)高、文
忄(竖心旁)快、慢、情,都是和心理心情有关系的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 过渡预设:你们真的是长大了,成为真正的小学生了。可以自己认识这么多生字了,真是了不起啊!那课文中的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呢?他到底是大还是小?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____
”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 ”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2.汇报交流:
(1)“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①“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2)“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高兴)
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3)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指名回答)让我们一起齐读。
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四、再次质疑,引发思考
1.预设:“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课件)启发表达:“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回家完成这个作业,试着说一说,再补充句子
2. 总结:最后,让我们在歌曲《快长大》中结束今天的学习。(课件播放歌曲《快长大》)
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因为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你们已经长大了。
本节课我着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10、大还是小
大 小
穿衣服 够不到
系鞋带 喊妈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