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听课研究心得(陶欢)
--
发布时间:2019-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欢

今天有幸聆听了两位优秀教师上的第一课时的两节课,王老师上的《牛和鹅》第一课时从整体感知、学习批注、迁移运用批注三方面,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整堂课的训练中,将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的批注能力得到了发展。我认为其教学亮点有如下:1.教学目标明确。在本堂课的开始,付老师就让学生关注课文的奇特之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接着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地学习批注;使学生明白批注的角度可以是“有疑问”、“有体会“、有启发、“写得好”的角度;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作业本的片段进行批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学到的批注方法。

2.重视学法。本堂课上共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和表演学习,无论是交流学习批注的角度还是迁移运用批注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师都能走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王老师这节课板块清晰,活动开展真实有效,在一个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基于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运用阅读方法,达成有效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李老师上的《父爱之舟》课前老师用一支粉笔轻轻几笔,就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呈现在了我们眼前,画功了得,实在令人钦佩不已。而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握语文要素,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这堂课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2.采用板块式教学,教学内容集中。 根据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李老师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分解成四个板块,包括检测字词、概括场景、聚焦场景、细读品味。每一板块聚焦一项目标展开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我们都非常清楚。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概括场景时,先示范概括,提炼出方法,让学生迁移运用。在体会作者描写场景、细节蕴含的感情时,先导学后自学。用圈一圈、划一划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聚焦学习方法、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学习经验。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不仅仅是简单提出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两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多媒体软件技术的运用掌握的淋漓尽致,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也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非常值得我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