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结(刘晔妍)
--
发布时间:2019-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晔妍

听了两节课题研究课,受益匪浅。王老师执教的《牛和鹅》是第六单元“童年生活”人文主题下的首篇文章,与其它课文呈现形式不同的是本课呈现了学习伙伴的批注,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正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落实“通过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老师的这堂课从整体感知、学习批注、迁移运用批注三方面,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整堂课的训练中,将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的批注能力得到了发展。

虽然批注阅读在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此是零起点,将学生放在课程视野中去思考与推测,是了解学情的第一步。在本堂课的开始,王老师就出示了几幅和批注相关的图片,还连结本册的“提问策略单元”,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再出示课文中的批注,顺其自然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并且告诉学生“学贵有疑,疑贵在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会一些简单的勾画批注,学生陌生的是“批注”这个术语和感悟式的批注方式,且学生批注的基本习惯还有待规范。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亮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
    在本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让学生关注课文的奇特之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接着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地学习批注;使学生明白批注的角度可以是“有疑问”、“有体会“、有启发、“写得好”的角度;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作业本的片段进行批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学到的批注方法。
    二、重视学法
    本堂课上共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交流学习批注的角度还是迁移运用批注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师都能走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读中自悟,体验情感
课前预习环节,老师精心挑选了三组词语让学生认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用自己的声音语调及动作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除此之外,在学习课文第5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心情付老师除了让学生关注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外,还通过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
  老师这节课板块清晰,活动开展真实有效,在一个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基于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运用阅读方法,达成有效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