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第一节课,我校语文组在多媒体教室展开了语文公开课及评课活动,李玲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六年级语文课《青山不老》。
李老师上的这堂课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她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拉进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李老师的课有着精美的课件、亲切的笑容、润物细无声的传道解惑。毫不枯燥,充满了激情。李老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导学提示。从导入——发现一道风景,初读——知晓一段人生,细读——感悟一片情怀,到体会主旨、理解“青山不老”,最后通过迁移(爱绿护绿环境倡议)来提升,紧扣单元训练。这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堂高效、有序又不失生动有趣的课,是值得效仿的典范之作。各位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
李玲老师上完课后,分别由每个年级组老师代表进行了评价,裴校长作出总结,总结内容如下:
李玲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位:内容上做到3点:
1、粗知大意,这篇课文讲的是这些人和事。
2、增长见识。(世上竟有这样的情和景,人和事)。
3、有所感悟,(感受、启迪)。
方法上:要求自读自悟为主,教室更加放手。目的上:
1、训练学生略读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
2、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略读课文上,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张敏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目标定位十分的准确: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李老师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⑴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属。
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问题,通过写一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真正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李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们全体听课老师都收获颇丰:
1、粗知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2、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
最后裴校长还为湟小即将到来的新优质验收出谋划策,给低中高各年级的老师们指导上课,指出教案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该如何改进,使教案更加完整与严谨,各年级老师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湟里中心小学供稿 文字:万千红、荆佳虹、张亚萍 图片:徐丹 审核:蒋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