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内容 | 10、《牛郎织女(一)》 | |||||
主备教师 | 王萍 | 集体备课教师 | 陈明珠、李娟、刘娟萍、刘晔妍 | 备课时间 | 2020.9.18 | |
学习目标 | 知识和技能:(1)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2)在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条理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做到内容完整,语句流畅。 (3)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性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2)认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 |||||
学习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 |||||
学习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学 习 过 程 | ||||||
整篇课文导学提示: 1、朗读课文:(1)课文朗读两遍;(2)标上小节号。 2、自学生字新词:在文中圈出生字并注音,还有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并注音; 3、梳理内容:能简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划分段落结构,说说段落大意。 4、思考问题:课文写了牛郎和老牛相处的哪几件事? 5、搜集资料:搜集并观看《牛郎织女》的动画视频。 6、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心中还有哪些疑惑? | ||||||
师 生 活 动 | 思考与调整 | |||||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谈话导入: 1、学生课前根据导学提示,自主进行预习。 2、学生课前小组或同桌交流学习中的发现或困惑。 3、《牛郎织女》是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你们读后有什么感受呢? (1)《牛郎织女》有很多种版本,这篇是由叶圣陶整理得,流传较广。简介叶圣陶。 (2)今天我们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4、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说说新词的意思。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和大意。 二、整体感知,精读感悟——体会牛郎和老牛的感情 | ||||||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默读课文第1~8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略地写写感受。 2、师生交流读后感受:牛郎无微不至地照顾老牛,老牛善解人意。牛郎和老牛间是友情,是亲情。 3、出示句子: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设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 (1)想象交流:牛郎会和老牛说些什么?商量些什么?在牛郎叙述的过程中,老牛会用什么样的动作表情来回应呢? 方法点拨:可以联系上下文想象故事情节,也可以系牛郎的身份背景和牛的特点。 (2)同桌分别扮演牛郎和老牛,演一演你们想象出来的情节。 (3)指名表演,师生点评。 (4)小结:对于故事中,叙述简略或者不清楚的情节,可以展开合理想象,把故事内容讲得更具体、生动,这是创造供复述敏事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解析牛的形象,感受文化内涵 1、看板书,思考:除了牛郎这一主角,有个形象在每一部分都出现了,是谁?它的出现分别有什么作用呢?(牛和牛郎相依为命,离开哥嫂后忠实陪伴他,告诉牛郎如何结识织女、牛郎织女成婚后它很高兴)(板书:牛) 2、为什么让牛成为牛郎最亲密的伙伴,成为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而不是其他动物?师生讨论交流。 3、小结: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牛是人们耕地运输最重要的依靠,牛是勤劳忠诚的象征,人们热爱牛,把它当成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故事这样安排就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牛的深厚感情。 4、拓展含“牛”的成语:九牛一毛 对牛弹琴 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 九牛二虎之力 牛刀小试 风马牛不相及 牛头马面 如牛负重 气壮如牛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2、课后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1、2、4题,练习册的基础练习。 (2)完成习字册。 (3)思考课后习题2。 | ||||||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精读感悟——感受老牛的神奇 1、学习第9~13自然段,引导质疑。 预设一:老牛怎么会讲话呢?以前怎么不讲话呢? 预设二:老牛怎么会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呢? 2、大胆想象:牛郎如果问老牛这些问题,老牛会怎样回答? 适时出示金牛星的图片,提示:天上有一个星座——金牛星座。 有一个版本的《牛郎织女》中就曾提到老牛其实是被王母打下凡尘的金牛星。 3、老牛会说话,而且有预知能力、太神奇了!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地方? 4、民间故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神奇的情节,譬如《天仙配》中老槐树能开口讲话,为董永和七仙女做媒。 (板书:神奇) 二、学习第14-21自然段,练习创造性地复述 1、牛郎的遭遇和为人我们已经很清楚了,织女的遭遇又是怎样的呢?她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默读第18自然段,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写写体会。 2、师生交流:读读相关语句,主要体会织女对自由的向往。 3、出示句子: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1)引导想象说话:仙女们会怎样商量呢?动作、表情、语气如何? (2)小组合作演一演。 (3)指名表演,同学评价。 4、课文第14-21自然段,还有哪些情节写得简略甚至没有写?我们可以发挥想象把故事讲得更完整、更具休。 (1)预设一:织女在答应牛郎求婚之前“想了想”,她一定会考虑很多,在讲述故事时,可以把这里想的内容补充具体。 (2)预设二:织女的外貌是怎样的呢? (3)预设三:牛郎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4)预设四:其他仙女会不会劝阻织女和牛郎成婚呢? 5、小组合作,接龙讲述“相识成婚”的故事内容,要求能展开想象,合理补充一些情节,或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 6、小组讲述故事,师生评议。 7、小结:如果我们能展开合理想象,补充故事中没有的情节,或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就可以把故事讲得更。民间故事,作为口耳相传的经典,就是无数人创作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
二、总结提炼、拓展延伸: 1、织女为什么愿意嫁给牛郎?师生讨论交流。 (板书:向往自由 同情爱惜 品性相当) 2、织女下嫁牛郎,反映劳动人民什么样的愿望? (1)听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电脑演示):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颤。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2)师生讨论小结:人们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往自由平等的爱情,这就是这则民间故事里蕴含的思想感情。 3、课后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3、5题。 (2)阅读推荐:拓展阅读《迢迢牵牛星》。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 ||||||
板书设计 |
向往自由 同情爱惜 品性相当
(神奇) (忠厚勤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