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18、《只有一个地球》 | |||||
主备教师 | 徐红梅 | 集体备课教师 | 许永伟、李玲、陈文瑶、许晓秋 | 备课时间 | 2020.10.7 | |
学习目标 | 1、知识和技能: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会写“莹、裹”等 12个生字,会写“晶莹、摇篮、壮观”等20个词语。(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 |||||
学习重点 |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 |||||
学习难点 |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 |||||
学习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学 习 过 程 | ||||||
整篇课文导学提示: 1、朗读课文:(1)课文朗读两遍;(2)标上小节号。 2、自学生字新词: (1)在文中圈出生字并注音,还有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并注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晶莹、摇篮、壮观”等词语的意思。 3、梳理内容:能简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划分段落结构,说说段落大意。 4、思考问题:(1)为什么作者说只有一个地球? (2)你是如何理解“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 5、搜集资料:(1)搜集介绍地球的相关资料。 (2)搜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举措。 6、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心中还有还有哪些疑惑? | ||||||
师 生 活 动 | 思考与调整 | |||||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情境导入。 1、学生课前根据导学提示,自主进行预习。 2、学生课前小组或同桌交流学习中的发现或困惑。 3、(观看视频)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一段影像。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地球? 4、课文是如何描写这番景象的?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1)谁来说一说? 指名说,师相机点评。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5、这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地球,作者想向我们介绍它的哪些方面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指题齐读:18.只有一个地球) | ||||||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检查预习 1.我们先来开火车读一读文中的生词。 晶莹 裹着 摇篮 和蔼 资源 慷慨 贡献 滥用 基地 目睹 遨游 璀璨 矿产 恩赐 威胁 2.齐读生词。有没有通过预习仍没有弄懂或不清楚的词语? 预设: (1)联系上下文理解“滥用”:没有节制地过度地使用。 (2)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可用于形容礼花、华灯等) 3.接着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小组学习 1.出示学习任务一,指名读。
(1)汇报句式:我找到的关键词/句是( ) 它讲的是( ) ( )自然段是围绕这个关键词/句写的。 (2)根据交流内容板书: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保护地球 (3)你是从哪句话看出地球的渺小的?(生读文中句子) 【补充出示图片:太阳系中看地球;宇宙中看地球】 出示: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齐读 ) 3.总结:美丽的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它提供给人类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地球被(过度开发会造成破坏),这时,人类是(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地球)。 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只有一个地球) 4.再来读一读课题,作者在强调什么? (地球的不可替代,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无比重要。) 过渡:在茫茫的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球,适合人类居住的真的只有一个地球吗?作者在文中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让我们来看课文的5—7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无法移居” 1.出示5—7自然段,指名分段读。 (1)作者的疑问在哪里?指名读问句: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作者回答我们了吗? (3)文中,作者先提出问题,引起我们思考,再回答这个问题,以强调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里用到的修辞手法就是“设问”。(板书:设问) 2.出示6、7自然段,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学习任务二:
(1)预设:用了2种方法来说明,一是证明的方法,二是提出设想。 (2)过渡:先来看作者是如何“证明”无法移居的。 (3)出示第6小节。 ①去掉“至少”对比读,体会“至少”的含义和作用。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 师:“至少”强调了什么? 这个词说明“四十万亿千米”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这是能够证明的最大范围。 ②出示资料:作比较理解“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大小,以目前飞船的速度来估计,四十万亿千米大约需要航行7万年的时间,光以30万千米每秒的速度要跑4.2年。 ③小结: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如此广大的宇宙空间里已证实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所以作者强调,(引读)“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4)过渡:科学家已经证明,移居别的星球是指望不上了,于是,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别的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①对于这个设想,我们来看一段资料:美国的“月球基地”设想 ②出示资料,自由读,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能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能看出“月球基地”计划时间长,费用高,消耗大,目前只能是一个设想,一个美好的愿望。 (5)“再说”这一句,让你有什么感想? (6)小结: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当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地球时发出由衷地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他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2、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 (3)完成补充习题1到3题。练习册的基础练习。 (4)思考课后习题2。 | ||||||
板书设计 | 18.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证明 设问 无法移居 设想 保护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