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开展语文教研活动《花钟》
--
发布时间:2021-04-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青月

按期初人人一堂公开课安排,331日上午第二节课,蒋青月老师在三(4)班教室执教《花钟》第一课时。

3e5b0436c0a8ad4f54ab7760f744066.jpg

教学中,蒋老师创设情境,重方法指导,引领学生们反复诵读走近课文。课堂上教师的收放自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都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有人说“等待是一门艺术”,课中蒋老师多次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寻找、去思考、去评价。

课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展开了精彩的点评,陈述了本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蒋夕凤蒋老师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导入新课时蒋老师首先出示花钟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这样直观地让美丽的花儿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如同走进了花的世界,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做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蒋老师趁机出示最后一自然段介绍花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花钟”,自然导入,让学生带着发自内心的渴求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再如:各种鲜花的图片与文中美言相结合的展示,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生趣盎然,而且与教材情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66fcb11b268bf9081a565dd575cf4fd.jpg

路燕芬: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意在初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交流各个时段各种花开放的样子,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妙处。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运用书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写法所展现的植物开花状态,明白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使文章更优美,更生动。教学流程环环紧扣,一步步引领学生感知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美妙的构思以及大自然的奇妙,这样的设计当然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董小红:品读第一自然段时紧紧抓住了花开放时的不同样子,让学生体会写法的不同,并在体会的同时,很好地结合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欣赏花儿美丽的样子时,去理解和体会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不同的动词来描写花开放的情景,从中体会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等,用词十分优美。然后再让学生体会句子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让学生去仿写,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及时的积累与运用。这样悉心的指导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模仿文中的拟人写法,也能把其它花的开放写得很优美。只可惜时间有限,没能让我们领略到孩子们的奇光异彩。

陶欢:蒋老师在教学时,能够让学生自己寻找到各种花是如何开放的,而且也有非常漂亮的图片与名称,在学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时候,是否可以请学生在观察万寿菊开放的画面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万寿菊开得怎么样?再请学生说说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朵,你会怎么做,怎么想,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样是不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呢?

a2a46fac126b8385e34bafd482d3f7a.pn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